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大結局 故人歸(1/5)

作者:千山茶客字數:104392更新時間:2022-08-28 08:46:52

    謝景行走了不過短短十來天,日子卻過得像是比在他的時候慢多了。分明還是原先的那個睿親王府,卻是怎麽的都像是不對味兒來。

    墨羽軍的人留了一些護衛在睿親王府,保衛王府的安危。鐵衣是跟著謝景行一道走了的。還有高陽,季夫人是不打算讓季羽書去的,畢竟季家就這麽一根獨苗,誰知道季羽書也是個灑脫性子,留書一封,混到出征的軍隊裏一並走了。等季夫人發現之後要追,卻被季大人攔住,季大人就說:季羽書成日裏莽撞無知,讓他磨礪磨礪心誌也好。

    於是諾大一個隴鄴,幾乎與沈妙交情好些的人,一夜之間便似乎都走光了。高陽走了,高家派了個他的師弟來給葉鴻光看病。葉鴻光仍舊未醒,就這麽一直沉沉睡著。

    羅潭似也一日之間長大了許多,不再成天出去招貓逗狗,走街串巷了。偶爾也會停下來,關心著明齊那頭的局勢。一開始,羅潭對大涼和明齊交戰是糾結的,沈妙便將長久以來整個明齊發生的事情都告訴了她。包括傅修宜,包括文惠帝,包括對羅家沈家的打壓,聽得越多,羅潭越沉默,到後來,便也什麽都不說了。

    沈妙也不去勸她,有些事情,慢慢的都會想清楚,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

    日子就這麽平靜的多,隴鄴城的百姓們倒是沒有一點兒慌亂的跡象。或許是對他們出征的將士特別有信心,又或者是習慣了多年的歌舞升平,對於戰爭,並沒有太大印象,因此也不覺得畏懼。

    沈妙和隴鄴那些貴家夫人們,如今倒是交情極好。這自然有她刻意籠絡的結果,那些個夫人也很聰明。皇室最大的威脅盧家和葉家已經消失在世間了,如今大涼就是皇室當道,睿親王府也是皇室宗親,沈妙又和顯德皇後交好,自然要上趕著討好才是。

    說到顯德皇後,沈妙這些日子時常進宮去看她。沈妙喜歡和顯德皇後說話,顯德皇後是個及有才華的女人,沈妙前生亦是因為做皇後而眼界開闊不少。她們二人談古論今,從奇聞軼事聊到如今天下局勢,意見竟是出人意料的契合。顯德皇後也喜歡她,每每談論起來的時候,時間便像是過的很快似的。

    這一日,沈妙又要出門,打算進宮去見顯德皇後。

    越到秋日,就越是覺得冷了。唐叔端了一碗羊乳羹進來,大約是因為謝景行走了,唐叔成日也閑得慌。除了偶爾被沈妙交代著去處理鋪子上的事情,大部分的時候都無所事事。便想著法兒的做些膳食,美其名曰:“主子回來之後若是看到夫人瘦了憔悴了,一定會責怪老奴。倒不如讓老奴做些膳食,夫人吃了,對身子也好。”

    驚蟄就道:“這羊乳聞起來好香啊。”

    “換了一戶人家的羊乳,做出來的羹也要香甜些。”唐叔道:“夫人吃了這碗再去宮中,心裏暖暖的,也不會在路上著了風寒。”又看了一眼外頭,道:“這幾天天氣也轉涼了。”

    沈妙笑道:“多謝唐叔了。”端起碗來喝了一口。

    才喝了一口,便覺得胃裏一陣翻騰,險些想吐。一下子放下碗捂住嘴,蹙起眉頭。

    穀雨和驚蟄都嚇了一跳,唐叔忙問:“夫人怎麽了?”

    沈妙搖了搖頭:“大約是昨夜裏受了些風寒,聞著羊乳覺得腥氣。這下子我是吃不下,還是不喝了。”

    “這樣的話,”唐叔沉吟:“回頭讓下人抓點藥回來。那羊羹夫人就先別喝了,省的不舒服。晚些讓廚房做點清淡的湯水來。”

    沈妙點了點頭,抓起披風對驚蟄穀雨道:“走吧。”

    莫擎和從陽在外頭已經備好馬車了。他們二人並沒有跟著謝景行去明齊,隴鄴這頭也並非從此以後就高枕無憂,他們二人武功高強,沈妙又用的很順手,便留在隴鄴,聽著沈妙的吩咐辦事。

    待進了宮,顯德皇後正在未央宮等她,就笑道:“今日你可是來的晚了些。”

    “出來前出了點亂子。”沈妙笑道,又問:“陛下這些日子身子可好些了?”

    “還不錯,昨日裏還與本宮在花園裏逛了逛。不過……”顯德皇後苦笑一聲:“或許是騙本宮的也說不定,反正他老是愛騙本宮,有什麽事也不說。”

    沈妙頓了頓,就勸她:“陛下也是怕你擔心,希望娘娘不要為此擔憂,是心裏念著您。”

    “或許吧。”顯德皇後笑了笑:“不說這些了,本宮昨日新得了茶葉,廚房裏還做了桂花餅。古籍有記載,前朝文人雅士在桂花餅中放茶葉,方得茶葉清香,配合茶水,叫做茶食。覺得不錯,今日想著你要來,就要禦廚房裏做了。皇上知道了隻怕要笑本宮,本宮便隻得腆著臉來找你了。”

    “娘娘可真是抬舉臣婦了。”沈妙微笑:“臣婦是武將之家,自來粗糲,這些個風雅之事,可是什麽都不會。”

    “你少來,”顯德皇後嗔怪:“隴鄴裏便是那些自認學富五車的文人臣子,都沒你這般有見識的。你若是粗糲,豈不是將整個隴鄴的文臣們都譏嘲了?”她將茶盞遞給沈妙:“快先嚐嚐,如何?”

    顯德皇後喜歡煮茶,她喜歡看茶葉在水裏沸騰,水溫要恰到好處,多一點不行,少一點也不行。時間也要恰到好處,至於什麽茶葉,什麽泉水,什麽蜂蜜,便更是學問。這些瑣碎的事情,她身為皇後,卻似乎一點兒也沒有不耐煩。似乎正是因為如此,性子才會被磨礪的如此平和。沈妙喜歡跟顯德皇後呆在一起,就是因為她身上那種平和的氣質,讓人覺得,歲月靜好,時光悠長。

    沈妙道:“恭敬不如從命。”端起茶來啜飲一口。那茶水很香,香氣馥鬱又微苦,回味卻幹甜,沈妙剛要說話,突然覺得一陣反胃,手一抖,半杯茶便傾倒,她捂住自己的嘴巴幹嘔一下。

    顯德皇後一愣,連忙接過她手裏的茶,見她臉色不好,就問:“怎麽啦?可是哪裏不舒服?”

    沈妙覺得自己胃中那股翻騰稍稍平息了一點,才搖搖頭道:“沒事。抱歉娘娘,真是對不住,最近大約是著涼,總是覺得胃裏不舒服,今日出門的時候還……”她的聲音突然戛然而止,麵上升起一股不可置信的神情來。

    顯德皇後先是也有些不明白,待看到沈妙的神情之後,似乎想到什麽,震驚道:“你不會是……”

    沈妙握了一下拳,複又飛快放開,道:“臣婦也不知道。”

    “快,叫太醫來!”顯德皇後卻是稍顯激動地站起身來,叫陶姑姑:“拿本宮的帖子,請太醫過來!”

    沈妙看著桌上的茶水,心中卻是震驚了。

    她是懷過孩子的,所以自己這樣子究竟有沒有可能是懷孕,還真說不清楚。隻因為謝景行才走了十幾日,她的小日子又一向不怎麽準,因此也沒放在心上。隻想著是著涼了,誰知道……這會兒想起來,便覺得,最近確實胃口變得有些奇怪。

    不過還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沈妙的心裏也有些激動,孩子這一詞,對她來說太過遙遠。她有些害怕,害怕孩子來到世界之上,要麵對著人士的疾苦和悲歡,而自己或許不是萬能的,不能將他們保護的滴水不漏。另一方麵,又十分渴望著孩子的來臨。

    如果來了,這便是此生上天送她的最好禮物。

    太醫很快就匆匆趕來,顯德皇後顯得比沈妙還要激動,讓太醫立刻為沈妙把脈。

    白胡子太醫替沈妙把脈,沉思了許久,才站起身來,躬身對著沈妙行了一禮,又對著顯德皇後行了一禮,笑道:“恭喜親王妃,脈如走珠,乃是喜脈。親王妃怕是懷了身子一月有餘,親王府要添丁啦。”

    沈妙仍舊是有些不可置信,她追問:“真的?”

    顯德皇後難得見沈妙這般犯懵的模樣,倒是“噗嗤”一聲笑了。她佯作嚴肅的道:“親王妃問你,可是真的,若是有誤,重懲不貸!”

    白胡子禦醫笑道:“老臣不敢說謊,親王妃若是不信,可再請幾位來瞧瞧。”

    這本是打趣兒的話,沈妙卻道:“好,那就勞煩再請幾位來瞧瞧吧。”

    倒將那太醫驚得一愣一愣的。

    賢德皇後樂不可支,知道沈妙這是不肯相信了,非要再三確認。不過當初她懷身子的時候,亦是這般不敢相信。想到自己,目光暗了一暗,隨即又很快回過神,笑道:“那就照親王妃所說,再去請幾位太醫來。”

    顯德皇後真的很照顧沈妙,果真是請了好幾位太醫來為沈妙把脈。把脈的結果都是一模一樣,沈妙的確是懷了一個多月的身孕。

    這可真是巧極了,謝景行前腳剛走,不過十幾日,沈妙這頭倒是懷上了。怎麽說,在一個人的時候,至少不那麽寂寞,不過,也有可能更寂寞。

    顯德皇後高興壞了,大約整個皇家,本就隻有永樂帝和謝景行兩兄弟,永樂帝無子,謝家本就沒有小輩。沈妙懷著的這個,算是謝家的第一個小輩。顯德皇後讓人將永樂帝也請來。

    永樂帝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亦是有些不可置信。顯德皇後笑著道:“想一想,日後便有一個小男孩或是小姑娘,喚著你叫皇伯伯,喚著我叫皇姑姑,是不是很有意思?”

    “有什麽意思。”永樂帝還有些別扭。他對沈妙實在算不得很喜歡,因著沈妙還與謝景行起了爭執。不過永樂帝從來就沒扭轉過謝景行的想法,又拿謝景行沒辦法,因此對沈妙也是懷著幾分看紅顏禍水的態度。

    “你呀,”顯德皇後看他一眼:“這可算是咱們皇家的喜事。親王妃日後要是多生幾個就好了,親王府熱熱鬧鬧的,真好。”她的眼中很有幾分羨慕,顯然,顯德皇後也是很喜歡小孩子的。

    顯德皇後話中的羨慕之情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沈妙便是頓了一頓,永樂帝目光中閃過一絲沉痛。片刻後才開口道:“你今夜收拾東西,搬到宮裏來。此時不能外傳,宮裏能護你周全。”

    沈妙微微一怔。

    顯德皇後也連忙道:“不錯。隴鄴城雖然看似平靜,但是如今這關頭,一點兒閃失也不能有。還有此事須得保密,不得被外人曉得。至於景行那頭,私下裏與他傳信……”

    “皇後娘娘,”沈妙突然開口:“臣婦有一事相求。”

    顯德皇後道:“你說。”

    “此事請先瞞著殿下。”她道:“殿下如今正在征途,若是得知此事,難免心中牽掛。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甚至會被鑽了空子。倒不如瞞下來。”

    顯德皇後和永樂帝對視一眼。顯德皇後道:“你想的不差。可是親王妃,若是你不肯告訴景行,關於這個孩子的苦樂便要獨自一人承擔。景行不知何時才能回來,你要忍受很長一段時間的孤寂,本宮見過許多女子,也因為種種原因而將有孕的消息瞞了下來,然而那過程卻是極委屈的。你可受得了這份委屈。”

    “臣婦不委屈。”沈妙微微一笑,雙手下意識的撫上自己的小腹。得知自己有了身孕的時候,便覺得體內還有一個小生命在於自己同呼吸,那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她道:“如果結果是好的,過程辛苦些,都很值得。”

    “好。”開口的卻是永樂帝,他看著沈妙,道:“既然如此,就不告訴他。”

    顯德皇後還想說什麽,沈妙已經對永樂帝微微頷首,道:“多謝陛下。”

    “既然如此,那便罷了。”顯德皇後歎了口氣:“不過,你明日起,便搬到宮裏來。本宮就說要你進宮陪著,省的那些夫人隔三差五的找你來說話,耽誤你養身子。”

    這一回,沈妙也沒有推脫了。的確如此,睿親王府如今隻有她一個女人,便是有墨羽軍的一些護衛,但是難免會有一些虎視眈眈之人。相反,因為盧葉兩家的事,皇室如今的威信倒是前所未有的大,住進宮裏,的確更為安全。

    為了腹中的骨肉,沈妙並不介意自己如何。

    顯德皇後見她答應下來,便立刻吩咐陶姑姑去尋離未央宮最近的偏殿,騰出來給沈妙居住。

    因為這一打岔,回去的時候,竟也是晚上了。

    唐叔見她總算回來,這才鬆了口氣。羅潭也從外頭回來了,從驚蟄穀雨那裏得知沈妙懷了身孕的事情,俱是又驚又喜。

    唐叔喜得不知道說什麽好,沈妙告訴他們不要告訴謝景行,如今正是打仗的關頭,謝景行分心才不好。唐叔便點頭,不過心中還是覺得唏噓,說著要去給蕭皇後上柱香,讓蕭皇後也曉得這個好消息。

    羅潭倒是很驚奇,有些想摸沈妙的小腹,又不敢。最後小心翼翼的將手放上去,感受了半晌,才泄氣道:“怎麽沒感覺到動靜呢。”

    “才一月餘,哪有什麽動靜?”沈妙失笑。

    “不過,”羅潭看著她:“小表妹,也不告訴姑父姑母他們麽?他們若是知道,也定然會很高興的。”

    沈妙想了想,才搖頭:“如今爹娘大哥亦是和傅修宜在對峙,這個時候,我反倒是他們的軟肋。若是多了個孩子,更是束手束腳。況且謝景行遲早到了明齊,是要與爹娘他們會和的。若是爹娘知道,謝景行便也知道了。”

    羅潭想了一會兒,便也覺得有道理。就道:“雖然他們不知道,可我這個姨母是知道的。”她小聲道:“雖然不知道是小侄兒還是小侄女,不過想到一個小肉球,就覺得很喜歡啊。”

    羅潭這些日子都顯得有些沉寂,她本來性子活潑,倒讓睿親王府的人有些意外。如今總算是又恢複到往日的活泛勁兒了。

    “這可算是這些日子以來的大喜事。”唐叔笑道:“是得該熱鬧熱鬧。”有一拍腦袋:“差點忘記了,有些吃食也該注意一下,夫人如今養著身子,可別出什麽差錯。還有那些階梯門門角角,要拿布包起來。”

    活脫脫的緊張的不行。

    沈妙失笑。前生她懷傅明和婉瑜的時候,可從沒有這樣的待遇。便是董淑妃也隻是例行公事般的問一問她可有什麽不好,送了些補品,若不是沈家來關心著,沈妙隻怕是自己也是一團忙亂。

    如今她倒是鎮靜了,可睿親王府的人卻是各個緊張的不行。

    她笑道:“不必麻煩了。唐叔,你也收拾收拾吧,因著我懷了身子,皇後娘娘要我進宮去,這府裏留一些護衛,再留些人,重要的人都跟我去宮裏。”

    唐叔一愣,隨即似乎也明白了沈妙的意思,就道:“好好,老奴這就去安排。”

    “小表妹,我也要去麽?”羅潭問。

    “自然要去了。”

    “可是我……不懂宮中禮儀,會不會不大好?”羅潭問。

    沈妙道:“哪裏會不好?你拳腳功夫比劃幾下,大家都曉得你武功高強,對我忌憚有加,我便更安全了。我和孩子的安危,全靠你保護。”

    “小表妹,你就別打趣我了。”羅潭赧然:“不過你說的也沒錯,我和你在一起,兩個人總要好過一個人。我跟你進宮。”她站起來:“我先去收拾一下。”

    羅潭走後,沈妙站起身來。

    她沒有想到會在這個時候有了身孕,卻又覺得冥冥中一切又是注定了的。

    推開窗戶,秋日的月亮明亮的很,也漸漸地開始形成月圓,再過些日子不久,就要到中秋了。

    中秋團圓佳節,不過她卻與家人分隔兩地。謝景行也好,沈信他們也罷,都不在身邊。這一年注定是難熬的一年,不過……沈妙摸著自己的小腹,因為有了一個孩子,因為她又成為了母親,所以這月亮的圓滿,她似乎也能欣賞了。

    上天不會對一個人永遠冷酷的,至少這一刻,老天是個好人。他賜予了沈妙重生的一世,還賜予了她一個深愛的男人,和全新的生命。

    過去的已經過去了,這是完全不同的月色。

    她輕聲問腹中的孩子:“你看,你和爹爹,看的是同一輪月亮呢。”

    ……

    沈妙住進了皇宮。

    顯德皇後待她極好,將未央宮旁邊的偏殿給了她。沈妙還是用著自己的下人,便也不會不方便。尋常時候,顯德皇後喜歡和沈妙說話,煮茶。羅潭也跟著,羅潭性子活潑,顯德皇後也很喜歡她。

    日子都過得很平靜,若是有什麽出人意料的,便是葉鴻光了。

    葉鴻光也被接進了宮裏。因著他遲遲不醒來,後來有一日倒是出人意料的醒了,可是醒來後,心智反如三歲孩童,什麽都不知。太醫看過,隻怕是受了太大驚嚇而近乎瘋癲。

    這下子,永樂帝便也懶得管了。養著個傻子,也費不了多少米。葉鴻光成日在花園裏捉蛐蛐撲蝴蝶,歡快的緊。

    有時候沈妙見了他和傅明肖似的臉,覺得葉鴻光的一生和傅明也一樣悲慘。都是投胎沒到好人家,平白誤了自己的一生。

    顯德皇後見她目露沉色,還以為她是為葉鴻光而難過,便拍了拍沈妙的手,安慰她道:“不必難過了,其實這樣,未必也不是好事。如今葉家已經不在,若是他是個清醒的,醒來後知道這些,內心不知道有多難過。便是沒有仇恨,心中也定然是痛不欲生的。而皇上做事,又最是斬草除根,定不會留著他的性命。如今他這樣,雖然傻了,卻不必麵對那些令人難過的事情,永遠像個孩子一樣過得無憂無慮,不是很好麽?”

    永樂帝也曾懷疑過葉鴻光是在裝傻,不過太醫看過,況且也派人暗中監視過,葉鴻光的確是真正傻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不良於行,因為這一次受傷,身體越發不好,能活多久,活多少歲,也都是未知數。

    或許是葉鴻光的遭遇讓永樂帝想起年少的自己,他也是少年時期就身負重毒,也不知自己能活多久。便是這一點相同的遭遇,讓永樂帝生出了難得的憐憫之心,饒了葉鴻光一命。

    不過葉鴻光如今是個傻子,並不曉得自己的生死被帝王拿捏著,自己已經在閻羅殿裏滾了一遭,依舊每日無憂無慮的笑著。

    可是,天下間不是每個人都能如葉鴻光一樣,活的像個孩子,笑的開懷。

    兩個月後,謝景行到達明齊邊緣,與明齊的軍隊開始交手。同時,羅家軍與沈家軍於函穀關會和,秦*隊入關。

    秦齊聯手,和謝景行率領的大涼軍隊開始正式對峙。

    戰爭總是無情的,一旦開始,結束並不是那麽容易。況且兩國對峙一國,本就是旗鼓相當。

    沈妙每日都拿著當初給謝景行默的那一份兵防圖研究,最初的時候尚且看不出什麽端倪,然而漸漸地,苗頭開始出現了。仿佛規定好棋路的棋子,正在按著對方設計好的路一步步的往其中走。

    沈妙就曉得,那封兵防圖,若是沒有猜錯,應當是到達了傅修宜的手中。

    大涼和秦明的交戰,輸輸贏贏,一時倒讓人看不出誰勝誰負的端倪。謝景行並未像前生一樣橫掃千軍,固然是因為前生秦明並未聯手,當時的大涼是先攻打了秦國,再滅了明齊的。不過還有一點,沈妙曉得,謝景行改換了策略,他像是精明狡猾的獵人,正引著獵物往自己的陷阱裏鑽。

    一網打盡,不喜歡纏纏綿綿,幹淨利落,的確是謝家人的風格。

    傅修宜正在上鉤。沈妙對此感到欣慰的同時,也不得不為葉楣的手段歎服,許多東西改變了,但是她仍舊能夠得到傅修宜的心,將那封兵防圖呈上,並讓傅修宜對她信任有加。

    果然,在那不久之後,謝景行的信傳回大涼。

    信中是有明齊的局勢。

    文惠帝病重駕崩,由九皇子傅修宜登基為皇。傅修宜甫登基就同秦國皇帝交好,得了秦國皇帝支持,兩國一同對如今式微的大涼發動攻勢。明齊的其餘幾個皇子,包括周王靜王,都已經被禁押在大牢,傅修宜的手段,在對付自家人身上,從來都是遊刃有餘。

    沈家和羅家聯合其他曾被文惠帝打壓的老牌世家,公開造反,在明齊以內被冠上“亂黨”之名,不過百姓們似乎並不買賬。沈家的清名存在多年,並不是那麽容易被抹黑的。

    謝景行的人手在和沈家的人暗中接洽,過不了多久,沈家便會以投誠名義,與謝景行結成同盟,正式倒戈大涼。

    而信中的最後,被謝景行漫不經心的添上了幾句,仿佛是可有可無的傳說,隨意添上的。

    說是定京城如今正流傳著一件皇家風流韻事。宮中來了位美人,是一位皇商的遠房侄女,美貌如天仙,聰慧又解語,新帝愛若珠寶,捧在掌心,賜名楣夫人,短短時間裏,勢頭遠遠壓過後宮其他嬪妃。

    沈妙合上信,就笑了。

    羅潭問:“小表妹,不就是一封信麽,顛來倒去看半晌,都笑了三回了。”忽而又看向另一頭:“哎。那貓怎麽爬上去了?還爬的那般高?”

    不遠處的花園樹上,一隻黑貓正順著樹幹往上爬,越高處的樹枝越細,仿佛承擔不了這貓的重量一般,搖搖晃晃,危險極了。

    “爬得快,爬的高,跌的才越快,痛得狠。”沈妙一笑:“慢慢看吧。”

    ……

    又過了半年。

    戰爭一旦開始,便不是那麽容易喊停的。這一場涉及三國之間的大戰更是如此。今日這頭狼煙四起,明日那頭兵戎相見。有輸有贏,退退進進。秦國和明齊幾乎是在破釜沉舟的打這一場戰役,因此投入的也格外的多。

    相比之下,大涼帶的兵馬,甚至能算得上是少的了。

    不過盡管如此,明齊和秦國聯手,也沒能在大涼這頭討得什麽好處。仿佛是一場漫長的拉鋸戰,大涼這頭消磨的不緊不慢,秦國和明齊的步調卻開始被漸漸打亂了。

    尤其是近來。

    之前的戰役,大大小小的,秦齊總是勝了些,尤其是最開始的時候。幾乎場場都能嚐到甜頭,雖然收獲算不得豐盛,可卻能極大的鼓舞士氣。秦齊兩國的將士都神氣的很。

    越到後來,秦齊兩國反倒是顯得優勢不明顯了些。雖然也有勝場,卻漸漸已經傾顯頹敗之勢。

    一直到了幽州十三京。

    幽州十三京位於明齊、秦國和大涼的三國交界之處。一直以來都是秦國的地盤,至於為什麽是秦國的地界,就要追朔到很早之前,甚至於創國之初了。這麽多年,幽州十三京都一直安穩著屹立在邊界之處,並非因為大涼和明齊沒動過心思,而是幽州十三京地勢複雜,易守難攻,若是想要攻下來,隻怕要大費周章,一個不好,還會連累到自身。

    這麽一塊難啃的骨頭,便是要啃,除了野心,還要有極大的勇氣。

    謝景行率領的大涼將士,正要對幽州十三京發動進攻。這一戰至關重要,甚至於可以說決定整個戰局的關鍵。若是謝景行順利拿下幽州十三京,接下來便能再更短的時間裏結束這場戰役,對於明齊和秦國來說都能摧枯拉朽一般,順利的出奇。

    反之,如果謝景行沒能啃下這塊骨頭,那麽隻會令大涼軍隊元氣大傷,別說是對付明齊和秦國,便是要抗下這兩國的夾擊也很困難。

    於是這一戰,不管是大涼,亦或是明齊和秦國,都是下了十二萬分的賭注,幾乎是拿著身家性命在賭。

    顯德皇後一邊與沈妙說起這件事的時候,一邊還與她說笑:“到底領兵的也是你夫君,怎麽到現在,竟是一點兒也不緊張的模樣?”

    沈妙微微一笑:“臣婦自然相信殿下的。”謝景行這人,實在是很狡猾。葉楣那一封錯誤的兵防圖能順利到達傅修宜手中,並且為傅修宜所相信,這固然是她的本事。可謝景行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小。

    在戰爭最初的時候,謝景行可是一直不輕不重的輸輸贏贏,讓傅修宜得了好幾次甜頭。事實上,便是那幾次勝利,與明齊和秦國來說,並沒有占得什麽實質上的便宜,卻給人一種錯覺,好像秦齊十分厲害似的。

    這樣長此以往,傅修宜反而會越來越信任葉楣送上來的東西。即便後來大涼又勝了幾回,在傅修宜眼中也不過是偶然。他卻忽略了,謝景行輸的戰役,都是無關緊要的城池,而贏下來守住的城池雖然少,卻都極為重要,甚至仔細去看,仿佛點連成線,隱隱的還有合縱連橫之勢。

    不過傅修宜和秦國皇帝大約是不會注意到這一點的,因為最近的幾場戰役,他們都有小勝,大涼軍隊似乎士氣在漸漸低落,他們進攻的越發猛烈,似乎是想要一鼓作氣拿下對方。

    所以,傅修宜將幽州十三京看的分外的重。從如今的戰局和沈妙自己畫的那副兵防圖比對來看,傅修宜似乎是謹慎的根據著那封兵防圖來安排自己的人馬。

    沒有比這個消息更讓人覺得愉悅的了。傅修宜在這上頭花費的人力和財力越多,最後得到的打擊也就會越大。謝景行就像是在誘拐一個賭鬼,先是讓他小贏一些錢財,輸輸贏贏,讓賭鬼覺得自己運氣不錯,手藝也不錯,最後賭鬼心一橫,全部賠上自己的沈家,到這時候,謝景行在不緊不慢的收網,一網打盡,賭鬼自然是輸的傾家蕩產,血本無歸。

    傅修宜已經在開始上鉤了。至於秦國皇帝,他要比傅修宜謹慎一些,或許在幽州十三京上麵有別的安排。不過,一旦傅修宜這頭一開始潰敗,對謝景行來說,秦國怎麽樣並不重要。仿佛打開一個缺口,各個擊破,剩下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羅潭伸出手,小心翼翼的覆在沈妙的小腹之上,道:“可惜幽州十三京那邊的消息隻得靠傳信才收的到。不過,小家夥倒是長得很快。”

    沈妙垂頭看著自己的小腹。八個月的日子,就這麽平靜的度過了。似乎和往日沒有什麽不一樣,哪怕是硝煙戰爭,都能以很平和的態度去麵對。不僅是因為對自己親人和愛人的信任,更因為她明白,腹中還有一個小生命在與她一同成長。

    因為成為母親,所以更勇敢和堅強,擔負起責任,也能穩得下心神。

    正與顯德皇後說著話,陶姑姑卻是匆匆忙忙的自外頭趕來,她似乎還有些急,麵上卻是怎麽掩飾都掩飾不住的喜意,笑道:“恭喜娘娘,恭喜親王妃,方才前朝傳來消息,幽州十三京傳來捷報,親王殿下勝了!”

    “真的?”顯德皇後一下子站起身來。她自來沉穩,這會兒也有些微微無措。

    陶姑姑猛點頭:“陛下很是高興,正大赦天下呢。”

    “蒼天保佑!”羅潭雙手合十,喃喃道。

    幽州十三京攻下來,傳來捷報,那代表的是什麽?代表著這一場持續了大半年的戰役,或許在不久之後就能徹底平歇。士兵們都能歸家,而另一方麵,這混亂的天下,終是一統,宏圖霸業,或許在不久之後就能成真。

    沈妙撫著自己的小腹,心中也有欣喜油然而生。她就知道,謝景行一定能做到。

    那陶姑姑又笑著看向沈妙:“親王妃別著急,親王殿下還讓人捎了信過來,一會兒送信的人會把信送到您手上。”

    “可真教人羨慕死了。”顯德皇後打趣沈妙:“這不給本宮和皇上捎信,就念著自己媳婦兒,倒是白白的擔了個手足的名頭。”

    羅潭也道:“就是就是,也不曉得考慮考慮旁人的感受。”

    “羅小姐也別失望。”陶姑姑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兒個還破天荒的繼續接話道:“也有您的信呐,似乎是高家府上的少爺叫人捎的。”

    羅潭疑惑:“高陽?他給我捎哪門子信?”

    沈妙和顯德皇後對視一眼,笑著搖了搖頭。

    幽州十三京的捷報,讓隴鄴上下都俱是歡喜不已。永樂帝甚至還破天荒的辦了許久不辦的宮宴,熱鬧非凡。

    沈妙沒有參與這場宮宴的。

    一來,她懷著身孕的事情並未外傳。一直住在宮中,雖然外頭也一直有所猜測,不過顯德皇後將她保護的很好。到了後來,人們對其熱情漸漸消退,便也不再好奇了。二來,宮宴那種場合,如今懷著身孕的沈妙本就不適合參與,若是中途再出什麽岔子,就更不好了。

    況且,她還想早些回去讀謝景行的“家書”。

    謝景行的“家書”,自從戰局吃驚,局勢緊張開始,便很少傳來了。大約是傳一封信也很麻煩,這都兩個月沒給她寫信來了。

    沈妙打開信來。

    信裏倒是沒什麽特別的,都是說他自己過得還不錯,又很自得的誇耀了一番自己的功績,順帶將傅修宜批了個一文不值。說傅修宜除了在奪嫡一事上手腕還行之外,於治國之上,實在是亂七八糟。明齊的朝堂亂的不成樣子,根本不用太過操心。

    然後提到了楣夫人。

    說傅修宜將楣夫人捧得很高,明齊的朝堂之中都有人在議論,楣夫人之前隻能算是在後宮中縱橫。不過短短數月,竟也能隨意出入傅修宜的禦書房中了。傅修宜似乎不僅僅將她視作一個美貌的女人,還視作一員福將。甚至於好幾次“勝利”的戰役,都是拜葉楣所賜。

    葉楣如今在明齊朝堂之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真是除了傅修宜之外,誰也不放在眼中了。傅修宜也縱容著她,一方麵似乎真是覺得她美又聰明,另一方麵,定然也是因為葉楣的本事了。

    隻是謝景行說起這些來的時候,字裏行間都是譏嘲,簡直將傅修宜當做是個傻帽兒一般。罷了還十足狂妄的宣稱萬事俱備,隻等著對方來自投羅網。這次幽州十三京勝了之後,想必定京那頭,都不須得他出手,葉楣隻怕也要被傅修宜給折磨死了。傅修宜心眼本就不算寬廣,之前當著朝臣們的麵親自誇讚葉楣“福將”,這員“福將”如今在至關重要的一戰中讓他吃虧,傅修宜怎麽會善罷甘休。

    當然,謝景行還安排了一點兒額外的趣事,營造出葉楣是大涼的探子,來到定京接近傅修宜本就是為了給大涼做棋子。傅修宜那麽無法容忍背叛的人,自然會不留餘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