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章 塔克拉瑪幹大沙漠(1/2)

作者:那時情在字數:4240更新時間:2019-09-20 05:24:50

    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南新疆塔裏木盆地,在維吾爾族語言中“塔克拉瑪幹”就是“山下麵的大荒漠”的意思。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餘公裏,南北寬約400多公裏,總麵積337600平方公裏,是華夏境內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沙漠,故被稱為“塔克拉瑪幹大沙漠”,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流動沙漠,流沙麵積世界第一。沙漠在西部和南部海拔高達1200-1500米,在東部和北部則為800-1000米,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誘惑力的一個。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陸性氣候,風沙強烈,溫度變化大,全年降水少。塔克拉瑪幹沙漠流動沙丘的麵積很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達300米左右。沙丘類型複雜多樣,複合型沙山和沙壟,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條條巨龍,塔型沙丘群,呈各種蜂窩狀、羽毛狀、魚鱗狀沙丘,變幻莫測。沙漠有兩座紅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為“聖墓山”,它是分別由紅沙岩和白石膏組成,沉積岩露出地麵後形成的。“聖墓山”上的風蝕蘑菇,奇特狀觀,高約5米,巨大的蓋下可容納10餘人。白天,塔克拉瑪幹赤日炎炎,銀沙刺眼,沙麵溫度有時高達70-80度,旺盛的蒸發,使地表景物飄忽不定,沙漠旅人常常會看到遠方出現朦朦朧朧的“海市蜃樓”。沙漠四周,沿葉爾羌河、塔裏木河、和田河和車爾臣河兩岸,生長發育著密集的胡楊林和檉柳灌木,形成“沙海綠島”。特別是縱貫沙漠的和闐河兩岸,長生蘆葦、胡楊等多種沙生野草,構成沙漠中的“綠色走廊”,“走廊”內流水潺潺,綠洲相連。林帶中住著野兔、小鳥等動物,亦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點生機。

    現在是12月上旬,根據資料顯示處在一個穿越塔克拉瑪幹大沙漠的黃金時期,而鷹隼大隊的首個集訓地點就選擇了這個被稱作“死亡之海”的地方。秦鑫走在幹涸的和田河和河床上舉目四望,河床兩旁遍布著叢生的胡楊,一片片樹葉張揚的泛著金黃色,在陽光的照耀下,和腳下的土黃相映成輝煞是好看。

    章起月走在秦鑫的身旁娓娓道來:“塔克拉瑪幹沙漠,係暖溫帶幹旱沙漠,酷暑最高溫度達67.2℃,晝夜溫差達40℃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隻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量高達2500—3400毫米。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風沙日,大風風速每秒達300米。由於整個沙漠受西北和南北兩個盛行風向的交叉影響,風沙活動十分頻繁而劇烈,流動沙丘占80%以上。據測算底矮的沙丘每年可移動約20米,近一千年來,整個沙漠向南伸延了約100公裏。”

    秦鑫點了點頭說道:“沙漠在這個時間段看似平靜卻又暗伏殺機,晝夜溫差會消耗戰士們極大的體能,而且冬季快要來了,幹冷的天氣極易使人受傷。還要時刻注意風沙的走向以免被神不知鬼不覺的就給掩埋了。最重要的就是汲水的問題了,雖然說沙漠裏的地下水距離地表不到3、5米,但取水點還要詳細的勘察吧,而且這裏的水還是內流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