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五十七章 低價(1/5)

作者:須彌普普字數:11388更新時間:2023-05-06 01:32:57

    趙明枝哪裏猜得到這二人心中所想,不過就算猜得到,也不會多做理會。

    她一向以穩為上,這麽重要的事情,當然不會隻尋兩個農官便做罷手。

    遣了人去街上探查動亂情況,得知已是暫時平歇,衙門正收拾手尾後,趙明枝終於鬆了口氣。

    她又忙了幾樁事,見時辰差不多了,才著人宣召李掌櫃入宮。

    此人來的稍晚,手裏捧著厚厚的冊子,一進門,隻匆匆行一禮,別無多話,便將那冊子呈了上來,果然是先前答應過的城中糧穀團行花名冊,並其所認獻糧、認田數目。

    趙明枝對冊一翻,頭一頁已是將數目做了合計,竟出乎意料的比想象中好一點,等翻到其間一一瀏覽,再做提問時,那李掌櫃更是回答得當,顯然對其中內容熟記於心。

    他把數報完,京中糧穀團行一共多少間,其中給了回複的有多少,聯絡不上的又有多少,仍有多少待複,繼續又道:“因今日時間有些著急,還有些糧鋪未能聯絡上……”

    “有些糧行主家已經南遷,隻剩鋪中掌櫃的或是家人夥計在,都說自己不能做主,要發信去問,也有說正在賣產賣鋪,叫小的和接手者去問的……”

    能湊出這樣一筆數,自然是裴雍轉贈給她的恒盛等幾糧行傾盡了家底,認田、獻糧最多。

    然則除卻恒盛幾處,按數目來排,下麵卻是稀稀拉拉。

    譬如京中規模最大,分鋪最多的昌隆糧行,認真一數,認田隻有百畝,獻糧也不過百石,當真有些不堪入目。

    趙明枝早做過了解,此時一看其中不少名字熟悉得很,便問道:“這昌隆糧行是不是那韓承賢名下產業?”

    李掌櫃回道:“殿下記得不錯,韓承賢隻說自己要返鄉歸根,雖是有心,實在無力認田,便認了百畝,叫留在京中的下仆幫忙看著,又因庫中糧穀所剩無多,不是賣了,便是運走了,凡所有的已經盡在此處……”

    趙明枝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她見到另一個眼熟名字,複又問道:“這得惠糧行主家是許邛罷?怎的名下寫有兩條數?”

    李掌櫃忙道:“正想同殿下說明此事,得惠糧行在冊中一共上下兩條數,第一條是和眾人一齊報來,第二條卻是他單獨來找,私下添上去的,還特地囑咐不要叫旁人瞧見。”

    趙明枝低頭去看,隻見第一條上所列獻糧不過數十石,認田也僅有十來頃,比起韓承賢之流隻好一點罷了,可再去看第二條數,其中獻糧數千石,認田更是足有數千頃,是得惠糧行公開認領的數百倍有餘。

    “民間風氣,已至如此了嗎?”趙明枝盯著手中書冊,許久之後才輕聲道。

    獻糧認田本是好事,有一天竟會有人做了好事如此害怕公諸於眾,而看許邛表現,不願公開並非出僅僅出於守拙中庸,明顯更害怕的是被行團同業者視為叛徒。

    管中窺豹,可想而知此時在眾人眼中形勢如何,趙家人形象又是如何,竟連麵子情也懶得給了。

    李掌櫃張了張口,道:“雖有自私貪生者,可一樣也有許邛這樣心懷大義的……”

    趙明枝搖頭道:“誰人不貪生,誰人不自私?不過本性而已,其實並不過為,更不能責備,隻是此時大義者反要躲閃背人,歸根到底,自然是朝廷之過,天子之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