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章 紙頁間的流年(1/3)

作者:閆文盛字數:6454更新時間:2019-09-21 01:52:29

    我的讀書法

    我讀書經年,進展卻不大。老實說,我很不願意承認這一點。但事實如此,無法回避。我現在寫這篇文章,就是來分析我讀書的局限。早幾年裏,我還不曾知道自己讀書有局限,後來知道了,也總是諱疾忌醫。可從諱疾忌醫到能夠正視自己,算得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能夠正視自己,又能夠改正,我將來方可能有成就。至於我目前所寫下的文字,如果也試圖歸納到成就中來,就有些勉力而為,且容易貽笑大方。所以,我需要經常否定自己。因為有一個事實是,我自己對漢字一知半解,不能夠理解得深透。我裝作自己寫得多,了解得多,也隻是一個表象而已。漢字的博大精深,寫作這個行道的水深水淺,我至今方可說明白了一星半點。至於我今後能明白多少,也未可知。有時候,坦率地承認自己的不足讓人喪氣,可藏著掖著也畢竟不象話。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如何使自己變得誠實和大氣,就是一個大話題。

    我以前怎麽讀書,在有關的文章裏約略談了一些。大意就是,我總揀自己喜歡的來。長時期地讀一本書,或者幾本書。其實也未必是讀一本完整的書,有時隻是在讀一本書的片段而已。這就產生了那個一知半解的問題。問題有了,解決之法也可能知道,或者完全不知道。很長時間裏,我也沒有想著去改正。而且,有一些時候,我甚至想自己的讀書很有效,因為我的讀書法是直接的,速成的。借助於我所讀到的文字的效力,我漸漸地突破了寫作的邊境線,表達的分寸也逐步地被我掌握得很好。我自信地認為,我的火候到了。這就是井底之蛙的識見,因為一時半會兒,實在沒有找到比井口上方更大的天空。這個問題存在了有八年,甚至十年之久。在我麵對了創作,覺得越來越吃力的時候,我再去讀一些古往今來的書,卻發覺有許多問題,已經被書作者所談到了。我所保有的見識能夠被撕開一個豁口,也全賴了這些平時沉默無聞的書。我是說,這所有的被重新發現的閱讀其實很早以前就蒞臨過我的生活,隻是因為其時年紀尚幼,被我忽略了。到了晚近一些時候,我還知道我的閱讀所關注的角度在發生著變化。好比說,以前我關心字句和形式,樂於從細碎的局部吸取營養,到了最近,卻發現這種做法是淺薄的。但獲得這個認識,經過了近十年。而且這十年的讀書法留下了一個遺毒,使我幾近對自己的創作力產生失望和疑慮。因為我受到別人的影響過多了,多人的痕跡留在了我的文字中,至於我自己的,總覺得沒有明確合理地構建起來。關於這一點,大概是,隻有我自己知之甚深。可現在的問題是,在讀書寫作十年之後,才發現這是一個重大問題,似乎在承認自己天分的不足。這真是讓人疑惑的一個難題,因為在創作力和原發性之間,有這樣一個相對固定的分野,就我來說或許如此,對別人來說,或許亦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