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92章 大明太子下南洋(1/2)

作者:南山堂字數:4562更新時間:2023-03-12 20:21:05

    朱高熾下南洋了。

    朱棣挺不高興的。

    但是他似乎又沒有什麽辦法。

    就以這個年代的通信效率,哪怕是他現在立馬下旨阻攔,也沒有用了。

    甚至傳旨的人能不能找到朱高熾都是兩說。

    不過,朱棣是鬱悶了,朱高熾就爽了。

    “太熱了,還好可以硝石製冰,要不然這南洋可真不是人待的。”

    南洋的海麵十來艘大海船在上麵快速的行駛著,朱高熾幾個站在甲板上,一邊扇著扇子,一邊看著波濤洶湧的海麵。

    “爹,這裏還不是最熱的地方,繼續往南到了赤道附近,那才是一年四季都熱的要命。生活在這裏的百姓,一年到頭基本上都不需要操心穿衣服的問題。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基本上沒有辦法穿什麽衣服。”

    衣食住行,這是對於大明百姓來說的必需品。

    對於南洋的一些人來說,還真就是一個食的問題。

    因為天氣熱,衣的問題容易解決,連帶著住的問題其實也容易解決。

    至於出行,那麽多島嶼,出行需求不高。

    甚至就糧食的問題,也因為豐富的物產,變得問題很小。

    難怪曆史上很少聽到南洋有哪個國家的人是遇到了饑荒的。

    沒辦法,誰讓老天爺把飯都喂到了人家的嘴裏麵了呢。

    “雖然天氣熱了一些,但是南洋也還真是有自己獨到的優勢啊。一路上哪怕是荒島,看上去也是植被茂盛,隨便種上一點什麽都能豐收。甚至這裏還沒有冬天,許多莊稼都能種植不止一季。”

    朱高熾雖然還沒有正式的踏上南洋的土地上。

    但是離開了廣州之後,朱瞻墉就不斷地給他介紹南洋的情況,給他灌輸一些“獨特”的觀點。

    短短的十來天時間,朱高熾的想法已經開始變化了。

    “瞻墉,以前中原百姓去到嶺南都容易水土不服,這南洋的氣候跟中原的差異更大,我大明百姓到了這裏的話更加會水土不服吧?”

    朱瞻基在旁邊提了一個聽起來很有道理的問題。

    水土不服、安土重遷。

    這些都是移民過程之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大哥你說的確實是有一定的道理,如果讓順天府的百姓來到南洋生活,估計還真的有不少人不習慣。但是如果讓福建和廣東、廣西幾個地方的百姓到南洋這裏的話,其實差異就很小了。”

    “隻要讓大明百姓充分的看到南洋這邊的前途,讓大家明確的知道到了南洋之後,自己的日子會變的更好,水土不服就不是大問題。”

    “大哥你可能不清楚,在這幾個地方,山多地少,百姓們能夠分到的土地非常的少,單單依靠種地,很難養活一大家子人。”

    “如果能夠在南洋給他們每個人都分個十畝、二十畝地,那麽一定會有大量的人過來的。”

    ….朱瞻墉非常肯定的給出了自己回複。

    曆史上,南洋這邊的華人,主要也就是廣東和福建這些地方。

    除了這些地方距離南洋比較近的原因之外,最關鍵的是這些地方土地比較少,人多了的話根本就養不活自己。x33xs.

    這種情況下,對外發展就是必然的選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