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16章 金秋時節的喜訊(1/2)

作者:南山堂字數:4544更新時間:2023-03-12 20:21:17

    破鏡再怎麽修都是不可能完全恢複的。

    朱瞻墉一家子因為吃榴蓮引起的裂痕,自然也是不可能就此消失。

    不過,幾天之後,大家都裝作是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的樣子,登上了回南京城的海船。

    一路上,大家沉默了不少。

    好在出海的時間不短,大家也都找到了海上消遣的一些方式。

    慢慢的,船上也算是恢複了往日的熱鬧場景。

    特別是當船隊過了瓊州,進入到廣東布政使司的海域之後,一家人總算是恢複如初。

    嗯,至少表麵上看起來是這樣子的。

    大家依然有說有笑。

    “這一路上碰到的商船可是不少,看來出海的船隊比之前多了不少。”

    即將進入到珠江口,朱高熾看著相向而行的船隻,頗為感慨。

    “商人對於利潤是非常敏感的,出海的商家掙了錢,自然就會刺激更多的人出海。如此循環之後,情況自然跟幾年前完全不同。”

    朱瞻墉對現在的場麵倒是不感到驚奇。

    跟後世海上的繁忙比起來,剛剛碰到的那些船隊算什麽?

    當然了,彼一時此一時。

    有些東西自然是沒有辦法比較的。

    “瞻墉,算算這個時間,已經到了秋收的時候了,廣州府今年應該也已經開始種植高產糧食了,並且聽說我們在出海的時候,王公公那一隊去北美洲的探險船隊,也順利的帶著你說的玉米回到了大明。不知道今年的秋收場景到底如何。”

    雖然大家在海外,但是到了舊港之後,許多大明的信息就可以慢慢的收到了。

    當然了,時間上肯定會有一些滯後的。

    王景弘跟鄭和同時出發去美洲,但是鄭和卻是早了一年回來,很多人都以為他的船隊是不是消失在太平洋了。

    沒想到這一次等到他們下南洋的時候,卻是從舊港收到了國內傳來的消息。

    王景弘帶著玉米和一些其他種子順利的回到了大明。

    算算時間,今年第一批玉米應該也開始成熟了。

    雖然第一批不可能大規模的種植,但是有了一個開始之後,幾年後玉米的推廣就不是問題了。

    最關鍵的是現在土豆的種植已經推廣了幾年,在一定的範圍內可以說是已經大規模的種植了。

    這對大明來說,意義是非常不一般的。

    有了土豆就解決了糧食問題。

    這個說法可能不準確,也太誇張了。

    畢竟後世玉米、土豆、地瓜什麽的不缺,但是在一些國家,有些人還是吃不飽飯。

    但是有了土豆之後,至少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糧食緊缺的情況會大大的緩解。

    這個年代的人對糧食的需求是少於後世的,大部分也是一天吃兩頓。

    伴隨著土豆和玉米的出現,大明的人口數量會不斷的增加,生活水平也會不斷的上升。

    ….這是朱瞻墉特別希望看到的。

    “今天傍晚就能到達黃埔港,到時候情況自然就都一清二楚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土豆很是適合北方靠近沙漠的地方種植,也很是適合大西北那種相對幹旱的沙土地上種植,甚至在奴兒幹都司那種寒冷的地方也能種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