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三回 建文帝敕議君臣典禮 唐月君頒行男女儀製(3/5)

作者:【清】呂熊字數:13752更新時間:2019-09-21 05:50:20

    若小臣特奏,無麵對之禮,許封章奏,從黃門上達,伏地候旨。三公、三孤無常奏事情,其有特奏,但就莊上起立,奏畢仍坐。外武職亦悉從文官儀製。

    經筵天子南向坐,講官側坐,三公、三孤左右帶斜坐同聽。義理有可辨者,公、孤正之。外起居注官一員席地而坐,講半賜茶。青宮講筵,太子北向坐。講官西向坐,紫薇省大學士並左右學士,皆東向坐陪聽,意旨有不當者辨之。外簪筆禦史一員,席地坐,專糾太子失儀,凡三進茶而畢。

    遊宴謂遊林苑、登台榭、泛舟之類。止紫薇學士及黃門官員陪從,其餘大小諸臣,皆不與焉。

    或賦詩飲酒、征伎聽歌,侍坐侍立均無一定禮儀,但於日夕告退。若秉燭不散,給諫禦史共彈之。

    稱呼天子稱公、孤曰先生,其拜起,令內侍扶掖,不鳴讚,不蹈舞。正六卿並紫薇大學士、都憲禦史、黃門尚書及亞卿等,皆稱為卿。紫薇左右諸學士與黃門侍郎、僉憲禦史、大司成、都給諫等,皆呼官銜。監察禦史、給事中及各衙門五品以下,悉呼名字。凡經筵官進講之時,天子亦呼為先生,其平日仍照品稱呼。若東宮講官,皇太子自始至終,總稱為先生。紫薇左右學士,不在經筵,亦稱為先生。若大學士,稱為老先生。三公、三孤,則稱元老先生。其正六卿與都憲禦史、黃門尚書,皆呼曰先生,加以官銜,如大宗伯稱為宗伯先生,大司空稱曰司空先生,都憲先生,尚書先生之類。亞六卿起至黃門侍郎、僉憲、京尹、司成與薇省諸學士,悉稱為卿。都給諫、監察禦史與給事中眾禦史,及各衙門五品以上,悉呼官銜。餘小臣各呼名字。

    以上皆平日常行製度,其吉、凶、軍、賓、嘉五大禮,別有儀文,字跡繁多,茲不能載。月君草創畢,以示諸仙師曰:“禮儀製度,古來創自聖賢,後代因之考據,而今杜撰出來,也可以行得否?”鮑師道:“這也與古禮多有相合,怎行不得?”曼師道:“舜何人也?予何人也?難道後世就沒有個可以製禮作樂的?畢竟後人做來,說是杜撰,當時未有禮儀,驀地造出,有個不是杜撰的麽?秦之李斯、漢之叔孫通,他是何物?尚且說白道黑,造起一代典章,至今也還宗①他些製度,何況帝師道統天人,學貫今古,半述半作的。諺雲:‘禮失而求諸野。’帝師起於草野,正合著這句話。若說行不得,就是不知禮的皇帝了。”鮑師等皆大笑。公孫大娘道:“還有一說,君太尊,巨太卑,猶且不可;若帝與後,原係敵體夫妻,因何跪拜迎接,無異仆婦之見家主?今帝師以女子而登九五,也要定個典禮,使皇後像個皇後,與眾妃嬪之俯伏跪叩首,有些分別,未為不可。”鮑師道:“公孫仙師說得極是。帝為乾道,後為坤道,《羲經》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雖尊卑有體,要亦不至懸絕若是。且‘後’字與‘帝’字同義,豈可稱曰帝後,行的是仆妾之禮?”月君道:“皇帝之女下嫁,亦夫婦也,何以舅姑之尊,尚用臣禮相見?堯降二女於媯汭②,不聞瞽瞍夫婦③跪之叩之。這也是最不平的,我當折而衷之,定個儀製。”曼師道:“我看帝師,隻是①宗——師從、沿襲。②堯降二女於媯(guī,音龜)汭(ruì,音銳)《書、堯典》:“釐隆二女於媯汭。”周釐王降二女於媯水拐彎曲折之處。③瞽瞍(sǒ,音受)夫婦——眼瞎的夫婦。

    護短女人,那裏行得去?”月君笑道:“這是裁其過而補其不及,曼師因何反說?”曼師道:“反說反說,反轉來卻是正說。你看天下婦女與男人行禮,男子深深一揖至地,女人隻把膝磕子來一曲,直挺挺的立著,也算個行禮麽?平等親戚,尚使不得,何況見了尊長,也做出這個模樣,豈不可笑?唐朝武曌登極,受享四海臣民朝謁,就把女人抬貴起來,造下這曲膝之儀,美其名曰‘萬福’。流傳至今,把鄉村裏巷之匹婦,也都尊重了,何況公主是皇帝的女兒,豈不應該的?今帝師但要把至尊之女,抑他下來,倒不議及至賤之婦人,豈不與武曌一般護短的了?”月君笑道:”曼師舉一世而變化之,固出於大公至正,但帝旨隻為朝儀起見,後妃朝帝主,駙馬朝公主,似可類及。若說到民間婦女,則絕不相涉,如何可以牽連奏聞?”聶隱娘道:“定個典禮,竟自頒行,何必連著朝儀啟奏呢?”公孫大娘道:“如今怕老婆的,一百個裏倒有九十八九個,難道個個是毯男子?也有錯認了周公製禮,隻道婦人是應大的。帝師移風易俗,整飭他轉來,也為須眉吐一吐氣。”曼師道:“如今帝師威風,九州之外,八荒之內,沒有個不震服的。自己也要存個地步,怎肯把這些女人來屈抑他?”月君笑道:“曼師用了激將之法了。”鮑師道:“帝師不知,他一個問訊,直要曲腰俯首至地,那女人隻說個‘師父不勞’,連膝磕子也不曲一曲,他心上好不惱麽?”眾仙師皆大笑。於是月君草定女儀數則,開列於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