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使命(1/5)

作者:展恩華字數:26202更新時間:2019-09-21 05:51:39

    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凡是和一個“打”字結下不解之緣的人,一定會把“打遍天下無敵手”作為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因為,隻有如此,他們才算得上真正的英雄豪傑。

    就有這麽一批英雄豪傑,他們不是武林高手,他們也不是特種作戰部隊,他們卻憑著報效祖國、報恩山東的理想信念,憑著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優良作風,從省內“打”到省外,從省外“打”到國外,劍鋒所指,所向披靡,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同行刮目、讓社會稱道、讓世界為之歎服的奇跡。他們就是“打”遍天下,無往不勝的山東地礦小口徑探礦隊伍。

    1

    在2011年2月22日召開的全省地礦經濟工作會議上,有10名機長被地礦局黨委授予勞動模範稱號。

    他們被譽為站得最高的人,打得最深的人,具有鋼鐵般意誌,具有無往而不勝的勇氣。多年來,他們戰鬥在生產的第一線,發揚地礦人特有的“以艱苦奮鬥為榮、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鬥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的三光榮”傳統,以打遍天下舍我其誰的勇氣和敢打善拚的作風,完成鑽探工作量連續三年突破百萬米大關,先後六次創造了岩心鑽探孔深全國紀錄。他們以過硬的本領,敢為人先的精神,熠熠閃光的業績,提升了山東地礦形象,樹立了山東鑽探品牌,為地質找礦、為資源山東建設、為地礦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地礦局黨委號召全局廣大幹部職工,以勞動模範為榜樣,學習他們艱苦奮鬥、不畏艱難、勇於奉獻的高貴品質,求真務實、開拓創新、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有第一就爭,有紅旗就扛,以新的成績為山東資源山東建設做出卓著貢獻。

    受表彰的模範機長有:第一地質勘查院104機台機長劉領善,第三地質勘查院306機台機長劉峰,第三地質勘查院316機台機長楊懷俊,第四地質勘查院405機台機長丁磊明,第六地質勘查院612機台機長鄭彩兵,第六地質勘查院626機台機長郭永恩,第八地質勘查院806機台機長範中軍,地礦工程勘察院112機台機長潘光輝,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201機台機長楊厚勇,魯南地質勘查院209機台機長王健。

    他們的年齡不同,他們的性格各異,但他們卻有著一種共同的金子般的品質。麵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艱苦的工作環境,他們敢於挑戰生存極限,敢於衝擊生命禁區,是不怕流血流汗的英雄;他們精明強幹、富有創業激情,是身懷絕技、點石成金的精英;他們堅忍不拔,追求卓越,省內會戰、西部開發、國外探寶,是出奇製勝的雄師。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是他們秉性。正是有了他們,資源山東建設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重大成果,山東地礦才迎來了蒸蒸日上的今天。

    2

    省地礦黨委書記、局長鄭金蘭鄭重地對我們說:這些機長是一線英雄,功勳卓著,應該好好寫寫他們。

    是應該好好寫寫他們。然而,采訪他們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為他們散落在離城市最遠的大山裏,整年累月的在野外,要想謀麵,實在困難。

    這次省地礦經濟工作會議為采訪提供了千載難逢的良機。

    劉領善、劉峰、楊懷俊、丁磊明、鄭彩兵、郭永恩、範中軍、潘光輝、楊厚勇、王健十名隊長就坐在我們的麵前。他們或高或矮,或胖或瘦,但有著一些共同的特征:一是黑,麵龐黑得發亮,黑得樸實無華,像一塊塊璞玉;二是訥,他們談話有些木訥,身上似乎也缺乏那種想象中叱吒風雲的英雄氣概;三是“傻”,他們和當今的“社會人”有著迥然不同的特性,有了榮譽不爭搶,做了大事不聲張。

    ——有啥好說的?

    ——苦點累點也是正常的。

    實在逼急了,就給你講,給你講很多的故事。可那些都是別人。套用平時新聞報道中的一句名言,那就是“他們心裏隻有別人,唯獨沒有他自己”。在他們看來,自己做出的成績再大,也不過是幹了自己所應該幹的事。有什麽好說的?人們曾斷言:這是一個非英雄時代。可我堅信:在這個看似無英雄的時代裏,真正的英雄的的確確存在著。隻不過這些真正的英雄,因為他們“訥”,他們“傻”,因為他們固有的品性,被淡漠在焦點之外罷了。

    人們都希望能臉上貼金。而用金子做成的人,再貼金似乎就成為一種累贅。這,也許正是采訪地礦人很難,采訪我們的機長們特別“累”的原因所在。

    陪同采訪的局政工處調研員李國宏因此開玩笑地說:我們的英雄是一群“君子動手不動口”的真正“打手”,別看他們不言不語,但他們個個“打功”高超,業績卓著。

    3

    那就讓我們看看他們的戰績吧:

    “封王”劉領善。劉領善可謂鑽探隊的一員虎將。“幹就幹最好,爭就爭冠軍。”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在山西盂縣潘家會鐵、銅、鎳、鈷礦普查鑽探施工中,ZKl35—3孔終孔2189.55米,打破了地礦局2009年度創造的2188.28米的最深孔記錄,成為名副其實的鑽探“冠軍”。

    2008—2009年度,劉領善在安徽楊莊鐵礦施工中,由於地層複雜,衝洗液漏失嚴重。如果不及時克服,不僅會給單位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還會有損地礦聲望。經濟損失是有價的,聲望損失是無價的。於是,劉善領憑借多年的鑽探經驗和豐富的理論知識,想了多種方法,采取了多種措施,經過十多個晝夜的實踐摸索,終於解決了難題。他的方法屬於國內首創,技術含量高,效果好,在解決衝洗液漏失上屢試不爽。由此,劉領善得了一個“封王”的雅號。

    “雪獅”劉峰。劉峰稱得上青藏高原上的“雪獅”。他帶領的西藏科學鑽探項目組,是一支國內小口徑鑽探領域的一支勁旅。在新一輪的地質找礦熱潮中,306機台發揚老傳統,實現新發展,屢創佳績。2009—2010兩年間,共完成鑽探工作量12000多米。其中1000米以上鑽孔9個,1500以上鑽孔4個,1800米以上鑽孔2個。由他帶領機組完成的牟平金礦斜孔鑽探,堪稱一絕。該孔傾斜65度角,設計孔深600米。從鑽探設備進駐現場到開鑽,在不到20天的時間裏,機組人員克服孔內阻力大、孔壁易坍塌等種種不利因素,利用過硬的鑽探施工技術,順利完成了600米的鑽探任務,成為省內首個超斜、超深鑽孔,在“超深、超斜、超難”鑽探施工方麵屢創國內鑽探紀錄。

    “鐵人”範中軍。在模範機長行列裏,範中軍又瘦又小,甚至有幾分贏弱。但在同行們和業主眼裏,他就是一個擊不垮、打不散的“鐵人”。範中軍帶領的第八地質勘查院806機台,施工礦區海拔5300米,位於格爾木市南西約425km處的唐古拉山北坡,屬於藏北無人區,是典型的內陸高寒山區氣候。高寒缺氧,氣候變化無常,四季不明,冰凍期長,凍土遍布。在山東,人間五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季節,這裏卻仍處於極度寒冷之中。白天,最高氣溫15℃,夜裏最低氣溫達零下30℃,晝夜溫差大。當到達工區以後,GPS顯示當地的實際高度為5300米。他們一踏上這片土地,就遭遇到極度的高原反應……疲勞,昏昏欲睡;胸悶,大口大口地喘氣;耳鳴,頭疼,頭疼欲裂;嘔吐,腹腔內像翻江倒海,吐得不能抬頭……這群曾經走南闖北,曾經征服無數複雜地質條件下的礦床,曾經數年鏖戰青藏高原的鐵打的漢子們,堅持不住了。全機台15人,一個一個全都倒下了。範中軍也受到高原反應的嚴重威脅:飯不能進,有時候就連口服葡萄糖液體也要吐出來……公司派去了治療高寒缺氧方麵的醫療專業人員,輸氧、輸液……總部怕出什麽問題,要他們撤下來,範中軍斷言謝絕了。他說:我們最需要的是信念,是堅持。一天、兩天、三天,整整一個星期,範中軍和他的戰友們終於挺過來了。2009年,在範中軍的帶領下,全體職工努力拚搏,克服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了承攬的鑽探任務。全年共完成鑽探工作量42000米,占青海地勘單位鑽探工作量的l/3,被當地領導稱為“齊魯鐵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