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半部《論語》治天下——趙普的宦海沉浮(1/5)

作者:桑希臣字數:12072更新時間:2019-09-21 05:54:58

    趙普(922-992),字則平,幽州薊縣(今北京)人。宋初著名政治家。北宋王朝功績卓越的開國元勳。曆太祖、太宗兩朝,搏殺官場30餘年,三次入相,被封為太師、魏國公。死後追封真定王,諡忠獻。

    趙普是“陳橋兵變”的主要策劃者,其後,他為太祖趙匡胤確立了“先南後北”統一全國的戰略方針,又製訂了一係列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製度的律令。可以說,他是宋王朝的締造者。趙普學識不高,自稱“半部《論語》治天下”;然而他又心狠手辣,為相後期,為了打壓異己,甚至不惜陷害秦王廷美。在史學界,他是一個毀譽參半的人物。

    @@謀兵變登堂入室因貪罷相

    趙普趙普讀書不多,但自幼便學習為官之道,成年後即被聘為後周永興軍節度使劉詞的幕僚,並很快受到賞識。次年十二月劉詞死,雖然其在遺表中向朝廷推薦趙普,但趙普沒有被朝廷重視,此後他在滁州以教蒙童為生。顯德三年(956),後周世宗親征攻打南唐的淮南。時任禁軍統帥殿前都虞候的趙匡胤率軍攻占了滁州。宰相範質奏請任命趙普為軍事判官。趙普與趙匡胤的初次相見是在滁州,不知是趙普“時為郡之參佐,斷事明敏,獄無冤者,太祖聞名召見與語,深器之”,還是趙匡胤微服私訪趙普於村中私塾,反正二人從此結識。趙普的才智給趙匡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一起涉及百餘人的命案中,趙普認為其中有冤情,便細心核查,後又請趙匡胤親自審訊,最後解救了很多無辜的人。趙匡胤從此更加重視趙普的才能。

    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這次也隨周世宗出征。奉命奪取了揚州後,他留韓令坤居守,自己則領兵來到滁州城裏。不久,趙弘殷重病,趙匡胤早晚在身邊侍奉。這時由揚州傳來警報,說南唐大軍至,要求救援。周世宗也有詔書到來,命趙匡胤速往六合,兼援揚州。趙匡胤內奉君命,外迫友情(趙匡胤與韓令坤是結義兄弟),自是不能坐視。但又見父親病勢日重,因而不忍遠離。公義私情交織心頭,他進退兩難,便找來趙普商議。

    趙普表示既為同宗,自己可代為進飯奉藥之事。趙匡胤於是留趙普居守,把公私各事都委托給他。隨後,自己選了2000名精兵,當日出發。唐軍攻不下揚州,便移兵去打六合。趙匡胤率兵大敗唐軍。周世宗下令班師回朝。接到命令後,趙匡胤馬上領兵回到滁州,入城探望父親。這時,趙弘殷的病已經好了。趙匡胤於是再次向趙普拜謝。接替的將領一到,趙匡胤便與父親、趙普一同返回汴都(今河南開封市)。

    到汴都後,趙匡胤隨父入朝,世宗對他們父子大加犒賞。趙匡胤適時向世宗引薦趙普,世宗點頭應允。退朝後,世宗封趙弘殷為檢校司徒,趙匡胤為定國節度使兼殿前都指揮使,趙普為節度推官。趙普也從此投入趙匡胤的幕府。

    顯德六年(959)六月,周世宗去世,其子年僅7歲的宗訓即位,是為恭帝。雖然有顧命大臣的輔佐,但主少君輕之勢已成現實,這就給握有禁軍大權的趙匡胤以很好的機會,他隨之發動了陳橋兵變,建立了北宋王朝。

    趙普直接參與、策劃並指揮了陳橋兵變,有擁戴之功,自然也成為了開國元勳。然而,在論功行賞時,擁戴趙匡胤的將領石守信、高懷德等都晉升了要職,趙普卻僅被任命為右諫議大夫、充樞密直學士。原因何在呢?因為工於心計的趙匡胤不得不繼續重用後周宰執範質、王溥以及魏仁甫為相,以維係舊官員之心,而不致削弱剛剛接管的國家機器。對於這一點,趙普也是有所認識的。因此,他一如既往地為新皇朝的穩固出力。不久,太祖平定了後周舊臣的叛亂。趙普因功晉升兵部侍郎、樞密副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