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再造南宋的虞允文(4/5)

作者:桑希臣字數:14170更新時間:2019-09-21 05:55:03

    虞允文料想完顏亮不會甘心失敗,當天夜裏,就與盛新把戰船分為兩隊出楊林口,一隊開到上遊,一隊留在渡口。第二天拂曉時分,完顏亮果然又派金軍渡江,虞允文指揮兩隊戰船夾擊。金兵300隻大船被困在江心和渡口,宋軍放火燒毀了敵船。完顏亮渡江不得,心生一計,命參知政事李通給王權寫了一封信,似與王權有舊約,派在瓜州的鎮江軍校尉張千渡江送到軍前。在場將士聞而變色,而虞允文卻說:“此反間也,欲攜我眾耳。”這時都統製李顯忠已自蕪湖趕來,對虞允文說應告之朝廷處置王權之事,以斷其癡心。采石之戰遺址虞允文於是作檄文曰:“昨王權望風退舍,使汝鴟張至此。朝廷已將權重置典憲。今統兵乃李世輔也,汝豈不知其名?若往瓜州渡江,我固有以相待。無虛言見怵,但奮一戰以決雌雄可也!”派遣抓獲的金兵送給完顏亮。完顏亮聞聽是宿將李顯忠戍守南岸,心生懼意,又遷怒於下屬,斬了勸他渡江的梁漢臣以及造船者二人。

    完顏亮見采石無懈可擊,隻好率軍去了瓜州,準備從那裏渡江。虞允文也估計到完顏亮會從瓜州那裏渡江,於是和顯忠商議,派李捧率軍16000守京口。隨後,虞允文也趕到了鎮江。他去探望了病中的劉錡,劉錡拉著虞允文的手說:“疾何必問!朝廷養兵三十年,大功乃出書生手,我輩愧死矣!”此時鎮江方麵集結著楊存中和成閔的20萬大軍。為震懾金兵,虞允文讓宋兵駕駛車船在江麵上遊弋。金兵對此極為震驚,軍心開始動搖。完顏亮不顧客觀情況,強要軍隊強渡長江。完顏亮的部下們意識到渡江是一條絕路,便在耶律元宜的帶領下,縊殺完顏亮於瓜州渡。金兵大隊北退,向新登基的金世宗完顏褒歸順。南宋權利又一次化險為夷。

    @@經略川陝籌措北伐

    采石之戰後,虞允文得到朝野一片讚譽。高宗趙構說:“虞允文公忠出天性,朕之裴度也。”因內部發生動亂,金朝無力南進。此時的高宗趙構便又幻想著苟且偷安了。他一麵派人與金朝和議,一麵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任命虞允文為兵部尚書、川陝宣諭使。其任務是招兵買馬,同時參議軍事。虞允文入川臨行前,上書給高宗,反對與金朝議和,“金亮既誅,新主初立,彼國方亂,天相我恢複也。和則海內氣沮,戰則海內氣伸。”雖然“上以為然”,然而勝而後和,對高宗皇帝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虞允文此番議論,恐怕也是有感而發。不久,高宗又開始派湯思退與金朝接洽,劉錡氣悶而死。朝廷內外,都津津樂道於和談。

    虞允文入川,先後與京西製置使吳拱、荊南都統製李道會於襄陽,與總領四川財賦王之望會於西縣,又與四川宣撫使吳璘會於河池,宋孝宗一起商量經略中原的策略。

    同年六月,為擺脫和戰兩難的困境,高宗趙構宣布退位,傳位太子趙眘,是為孝宗,高宗自稱太上皇。孝宗繼位後,欲實行北伐,收複中原。因此派虞允文去湖北前線擔任湖廣安撫使。隆興元年(1163),南宋北伐,宋孝宗起用了主戰派的代表人物、德高望重的張浚。宋軍北伐初戰告捷,攻克了靈璧和宿州。但之後因宋軍主將李顯忠和鄒宏淵不和,宋軍在金兵反撲後潰敗。南宋再戰無力,主和派重新占了上風,於是宋金又達成了和議,宋將海、泗、唐、鄧四州(根據紹興和議,此四州屬於金,但完顏亮南征失敗後,宋將其奪回)交還金朝,再割讓秦、商二州給金,金則將宋每年的歲幣減少10萬匹兩,金宋關係由君臣改為叔侄關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