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節 社會保障法概述(1/2)

作者:王宇紅, 趙亮字數:3232更新時間:2019-09-21 08:02:46

    社會保障法是調整社會保障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包括社會救濟、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等內容。社會保障法是社會的安全網,穩定器和實現社會公平、和諧的調節器。它是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法律支撐,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法律保障。

    在我國,社會保障法是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在社會保險方麵國務院先後頒布《關於建立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製度的決定》、《失業保險條例》、《工傷保險條例》和《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等;勞動部頒發了《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和《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等。在社會優撫方麵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有:《革命烈士褒揚條例》、《軍人撫恤條例》和《城鎮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等。在社會救助方麵有國務院頒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及民政部頒布的《城市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等。在社會福利方麵,國家頒布了《義務教育法》和《殘疾人保障法》等。毋庸置疑,這些行政法規和規章的頒布對調整我國社會保障關係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對於要建立社會保障製度或社會保障法律體係來說卻還顯得遠遠不夠。例如,社會保險作為社會保障的核心內容,其法律法規直到現在也未頒布。在國家頒布的眾多法律中,還沒有一部是專門調整社會保障法律關係的基本法律。

    一、社會保障的概念及特征

    社會保障是指國家通過法律對社會成員在生、老、病、死、傷、殘、喪失勞動能力或因自然災害麵臨生活困難時給予物質幫助,以此來保障每個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製度。

    社會保障具有以下四個特征:

    (一)社會保障的根本目的在於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條件

    雖然社會保障的保障水平是相對的,因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同而不同,並隨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提高。社會保障法律製度能夠使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的市場主體內的勞動者在工傷、失業等不幸狀況下獲得必要的物質幫助,為他們渡過難關創造條件。

    (二)社會保障的對象是該社會的全體成員,尤其是那些喪失勞動能力及需要某些特殊幫助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