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轉型與跨越——南通市改革開放30年曆史巨變及基本經驗探討(1/5)

作者:張小平陳亮字數:25788更新時間:2019-09-21 08:02:51

    南通市位於江蘇省東部,東臨黃海,南依長江,與上海市隔江相望,瀕江臨海,三麵環水,形同半島,是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南通地處亞熱帶地區,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和季風環流支配,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自然災害少,農副產品、近海漁業、灘塗生物、淡水水產等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在南通多次考察後先後題詞“江海明珠,風水寶地”、“江海門戶通天下”。

    盡管南通市先天具有如此多優質資源,但在計劃經濟體製長期對外封閉的大環境下,南通的資源優勢難以體現和發揮作用,南通經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基本呈現以農村經濟為主要特點的產業結構模式。公元1978年,曆史掀開了具有劃時代的一頁。以中國改革開放為轉折點,南通這種落後的產業結構模式開始出現了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演變:在外向型經濟的強有力帶動下,以二、三產業持續、快速增長為主要特點的城市經濟不斷壯大,與此同時,第一產業也在市場價值規律的調節下,圍繞服務城市經濟的發展,不斷調整內部結構,傳統農業迅速向現代農業轉化,城鎮化、非農化進程加快推進,社會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

    一、改革開放前,南通社會經濟的主要特點:大量農村勞力被束縛在農村,農業內部結構畸形發展,工業化基礎脆弱,後勁乏力,非農產業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十分緩慢,以自然經濟為主要特征的農業長期成為全市的主流經濟

    1949年在中國曆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中國從此結束了多年的戰亂和分裂,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可以向往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但解放後漫長一段時期內,在經濟體製上全國基本實現自給自足、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模式,再加上意識形態裏“階級鬥爭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極大地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直至1978年改革開放前夕,客觀上以自然經濟為主要特征的農業長期成為全市的主流經濟,以農村經濟為主要特征的產業結構引領南通經濟走過了漫長而短暫的28年。

    (一)大量農村勞力被束縛在農村

    改革開放前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由於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實行城鄉分割的工業化發展戰略,勞動力基本沒有城鄉之間的自由流動,大量農村勞動力被束縛在農村,尤其是束縛在耕地上,農村非農化和城鎮化進程基本停滯。十年“文革”內亂,極“左”思潮對農民的剝奪和限製更是達到荒謬的地步。至改革開放前夕,經過解放後長達28年的社會主義建設,1978年南通市總人口為722.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高達672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93%,比解放初(92.6%)還高0.4個百分點。28年中,南通市農業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比重長期穩定在90%以上。南通城市化進程受到極大阻礙,南通的城市遲遲長不大,至1978年改革開放前夕,南通市區人口才增加到34.3萬人(其中約半數在郊區農村),如果按照準城市人口(計劃經濟年代享有豆腐票等票證供應)統計,20世紀70年代末的南通尚是一個不到20萬人的小城市。

    (二)農業內部結構畸形發展

    改革開放前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社會經濟發展在“以農業為基礎,以糧為綱”的指導思想片麵束縛下,農業內部結構明顯偏重於種植業。牧業和漁業等養殖業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模式中,投入和產出規模都十分有限。在計劃經濟體製嚴厲管製下,糧、棉、油等種植業產品產量雖有增產,但它是以產出結構畸形,豬肉、蔬菜等農副產品嚴重短缺為代價。直到1978年,這種扭曲的缺少活力的農業產業結構基本沒有實質性的變化:1978年南通市農業總產值中種植業占71.80%,牧業占18.1%,漁業占9.1%。落後的農業產業結構帶來的實際後果不僅嚴重影響農民的經濟收益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改革開放前城市居民農副產品的市場供應十分匱乏,長期處於依靠票證定量供應的商品短缺狀態。

    (三)工業化基礎脆弱進程緩慢

    南通近代工業應該說起步較早,迄今已有百年史。1895年,中國近代民族資產階級的重要代表人物——張謇,在南通創辦了第一個近代企業——大生紗廠。此後幾十年間,逐漸形成了以棉紡織為主體,包括冶煉、輕工、電力等工業係統及墾牧、科學、教育、文化、慈善等諸多事業在內的大生企業係統,在中國近代經濟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但解放前,政治黑暗、社會動亂、民不聊生,南通近代工業隻能從艱苦維持不斷走向衰落。

    解放後,經過社會主義建設,南通原有的工業化水平逐步得到恢複和提高,工業產值在全市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使南通這個老工業基地在對外封閉的計劃經濟體製下取得一定程度的發展,在低生產力水平基礎上也曾擁有過短暫的輝煌。但由於體製、機製的根本缺陷和宏觀決策的失誤,企業在“大鍋飯”“統購統銷”經營體製下,浪費嚴重效率差,現代工業發展缺少科技和製度的支持,缺少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使得改革開放前南通工業基礎依然脆弱,發展後勁乏力,工業化進程緩慢,農業與工業產值長期平分秋色。至1978年改革開放前夕,南通農業在全市工農業總產值中的份額接近四成,標誌南通依然是農業大市,處於工業化的初始階段。

    二、改革開放後,南通社會經濟發展的曆史性巨變:生產力獲得空前解放,社會物質財富湧流,市場繁榮昌盛,百姓收入增加,生活質量提高,政府財力大增,城市麵貌大變,從而徹底結束了短缺經濟時代的窮過渡

    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我國掀開了當代經濟從封閉和墨守成規的傳統發展模式向改革開放的現代發展模式轉變的曆史性一頁。1984年,對外開放進一步發展和深化,全國由南方的幾個試驗點,迅速擴展到整個沿海地區。黨中央決定,包括南通在內的十四個沿海城市為對外開放城市,這一具有曆史意義的重大決策再一次大大推進了沿海地區現代化建設和走向世界經濟舞台的進程,加速了南通社會經濟的曆史性巨變。

    (一)經濟發展,社會生產力獲得空前解放

    改革開放後,生產關係的大膽調整和改善,市場競爭機製引入後對勞動者積極性和創造力的充分激勵和調動,再加上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這一切都使社會生產力得以獲得空前的發展活力。以社會經濟活動發展規模的主要衡量指標——地區生產總值(GDP)而言,1978年南通全市僅為29.4億元,1988年超過百億元(118億元),2004年超過千億元(1195.7億元),2007年超過兩千億元(2112億元)。人均GDP1978年南通市為408元,1986年超過千元(1055元),2001年超過萬元(10078元),2007年達到27500元。改革開放30年南通年度地區生產總值和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扶搖直上,均翻了六番多,呈幾何級數趨勢加速度擴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