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搶抓機遇,把南通建設成為江蘇新的增長極(2/5)

作者:張小平陳亮字數:29982更新時間:2019-09-21 08:02:52

    (一)比較優勢

    一是獨特的區位條件。南瀕長江,是“海進江”最重要的減載地、長江中上遊地區和江蘇省最重要的出海門戶。東臨黃海,緊貼國際主航道,是我國沿海南北大通道重要樞紐。緊貼上海,蘇通長江公路大橋建成通車,使南通凸顯出與上海的同城效應。連通蘇北,是長三角向北輻射的第一“門戶”城市和橋頭堡,北接發展空間廣闊的蘇北大平原。

    二是富集的資源優勢。岸線豐饒,集“黃金水道”與“黃金海岸”優勢於一身。沿江岸線占全省主江岸線的19.3%,可建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線達30多公裏;沿海岸線占全省的21.3%,可建五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線達40多公裏。通過長江口三期整治,10萬到15萬噸海輪可乘潮進南通港,江港初步具備海港功能。近岸海域藍沙洋、三沙洪和小廟洪三條深水通道,可以建成若幹5萬-30萬噸級深水港群。淡水資源充沛。境內江河貫通,年均降水量1060毫米,年從長江最大引水量59.9億立方米。海上風能富集。技術可開發麵積超過500平方公裏,技術可開發量近300萬千瓦。海洋生物多樣。魚蝦貝類品種齊全,灘塗貝類資源蘊藏量占全省的六成左右,海產品捕獲量、海水養殖產量均居全省之首。

    三是較強的空間承載能力。沿海是我國後備土地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擁有海岸帶麵積1.32萬平方公裏,是全市陸地麵積的1.5倍;潮上帶和潮間帶灘塗約300萬畝,其中連陸灘塗200萬畝;全市淤漲型海岸線約176公裏,平均每年可新增灘塗近萬畝(含輻射沙洲灘塗)。13個省級以上開發區以全市2.3%的麵積,創造了40%的GDP、75%的到賬注冊外資和45%的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中心市區以全市4.4%的麵積,創造了26.1%的GDP、46.8%的地方一般預算收入。

    四是堅實的產業基礎。2007年,三次產業結構為8.2:56.7:35.1,第二、三產業占比達到91.8。裝備製造、電子信息、電力能源、現代紡織、輕工食品、化學工業等六大主導產業占全部工業的比重接近90%。造船產業完工量約占江蘇的2/3、全國的1/6,是全國五大修造船基地之一;同時也是全國重要的電子元器件及光通信基地、精細化工基地、新能源示範城和紡織服裝出口基地。以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等為代表的優勢產業快速發展,南通正由傳統輕紡工業名城加速向長三角北翼先進製造業和基礎產業基地邁進。

    五是快捷的交通要道。多種運輸方式全麵發展、協調配套,我國東部沿海區域性綜合運輸樞紐地位基本確立。滬通鐵路將於2009年開工建設,南通將成為全國鐵路運輸的重要樞紐。南通興東機場正按照四E級機場的標準和上海第三機場的定位進行規劃建設,將成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成員。蘇通長江公路大橋建成通車,崇啟大橋奠基,崇海大橋前期工作有序推進,“五橋五渡”過江大通道框架基本確立。基本形成“一橫一縱一環”高速公路網和“五橫七縱一環”的幹線公路網。

    六是巨大的發展潛力。要素加速集聚。2007年,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65億元,連續五年位居全省第四;注冊外資實際到賬31.2億美元,躍居江蘇第二,全國十強;私營企業注冊資本2167億元,私營企業數及注冊資本列江蘇第二,全國第六;34個世界500強跨國公司75個重大項目及16家中央國有大企業20多個重大項目紛紛落戶南通。環境不斷優化。2007年萬元GDP綜合能耗0.774噸標煤,處於全省領先水平;列全球城市競爭力世界500強第297位,被評為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跨國公司眼中最具投資潛力的中國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跨越態勢呈現。2005年以來GDP增速連續三年領跑全省和長三角16個城市;2007年全市GDP達到2111.88億元,在全國大中城市排名28位;財政總收入達到300.7億元,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27.7億元。

    (二)發展機遇

    一是國際資本和產業紛紛轉移長三角的機遇。當前,全球產業調整轉移步伐仍在加快,長三角地區由於具有市場潛力巨大、勞動力資源豐富、國民儲蓄率高、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產業配套能力較強、科技教育基礎比較雄厚、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社會政治長期穩定,以及市場經濟體製逐步完善和投資環境不斷改善等綜合競爭優勢,對跨國公司投資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成為國際產業轉移的重點地區。南通以大港、大橋、大通道為依托,以土地、淡水等資源為支撐,為承接國內外優質產業轉移搭建了一個新的更高平台。

    二是江蘇沿海開發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麵的機遇。國務院主要領導對江蘇沿海開發高度重視,將江蘇沿海開發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麵;國家製訂的長三角區域發展規劃明確把江蘇沿海列為長三角北部沿海經濟帶;江蘇沿海地區將列入國家重點開發區域。南通將獲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江蘇沿海開發雙重機遇,充分釋放好開發開放的雙重優勢,南通必將大有可為。

    三是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中的科學發展機遇。充分借助國家宏觀調控倒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曆史性機遇,積極發揮南通沿海土地資源、港口資源、海洋資源和環境自淨能力更強等優勢,有效化解資源環境的瓶頸製約,把獨特的自身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發展優勢,把壓力和挑戰轉化為動力和機遇,就可能調優調高調精產業結構,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四是大橋通車大港通航江海聯動開發的機遇。橋港夢圓給南通帶來人氣高漲、產業興旺、商機旺盛的新契機。蘇通大橋的正式通車使得大橋效應由預期轉化為現實,南通成為江蘇繼蘇州之後第二個進入上海一小時都市圈的城市,有江有海靠上海連通蘇北的獨特優勢和江海聯動開發所帶來的跨越支撐效應更加凸顯,為加快構建滬蘇通“小金三角”帶來了曆史性的機遇。

    (三)製約條件

    在看到優勢和機遇的同時,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製約發展的因素。

    ——經濟總量還不夠大。2007年,我市GDP分別是寧波、蘇州、上海總量的61.5%、37%和17.3%;占全省GDP比重為8.3%,遠遠低於蘇州、寧波占全省比重的14個百分點和10.1個百分點。人均GDP僅達到全省平均水平的86.9%;

    ——工業企業規模偏小。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完成主營業務收入7810萬元,工業增加值1990萬元,僅達到全省平均水平的66.2%和66.8%。2007年,全市僅有一家企業列入全省前100強工業企業,排名第95位,位次逐年下滑。

    ——傳統工業比重大。目前,我市仍以紡織業、紡織服裝、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鞋帽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金屬製品業等六個行業占居全市工業經濟前六位,其中紡織業、紡織服裝占比達到29.1%。與蘇南城市相比,主導行業層次差距較大。

    ——服務業占比偏低。2007年,我市服務業占比為35.1%,低於全省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低於沿江八市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結構不夠優化。服務業中的商貿流通業占比達31.3%,信息、通信、研發設計、技術服務等新興服務業尚處於起步階段。服務業投入總量偏小,占比下降。2007年服務業投資總量為262.22億元,僅占全市投資總量的20.7%;2003年-2007年服務業投入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由40%下降到25%。

    ——技術創新能力不強。2007年,全市R&D投入僅達到1.3,低於全省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偏低,僅為23.8%,低於全省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