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宏觀調控背景下基層商業銀行麵臨的風險與對策研究——以江蘇南通為例(2/5)

作者:張小平陳亮字數:18574更新時間:2019-09-21 08:02:54

    (三)商業銀行的全麵風險管理:基於新巴塞爾協議的風險分類框架

    在金融風險管理框架的發展軌跡中,巴塞爾協議的演變無疑是一條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線索。1988年的巴塞爾協議,即《統一資本計量與資本標準的國際協議》,在推進全球銀行監管的一致化和可操作性方麵,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突出強調了資本充足率的標準和意義,確立了全球統一的銀行風險管理標準,但同時,它也存在著容易導致銀行過分強調資本充足的傾向、風險權重處理簡單化、僅僅關注信用風險等問題。

    2001年,巴塞爾新資本協議框架延續了舊協議以資本充足率為核心、以信用風險控製為重點的思路,吸收了《有效銀行監管的核心原則》中提出的最低資本金要求、外部監管、市場約束等三支柱原則,進而提出了衡量資本充足比率的新的思路和方法,更能適應金融市場發展的客觀要求。其中,針對銀行風險由單一化向多樣化的發展,《巴塞爾協議Ⅱ》將操作風險納入資本充足率的計算中,促使銀行業更加重視信用風險與市場風險的綜合模型以及操作風險的量化問題,將現代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引入了全麵風險管理時代。

    三、曆史經驗

    緊縮的宏觀政策通常意在熨平經濟周期,防止銀行信貸、資產價格持續膨脹而導致經濟下滑時的風險爆發。然而,在我國之前施行趨緊政策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2004年期間宏觀調控的情形就和現在頗為相似。

    (一)2004的宏觀調控形勢

    從1998年我國實行以鼓勵投資為特征的積極財政政策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呈上升趨勢,2003年,GDP的增長達到了9.1%,2004年第一季度,則達到了9.7%,經濟加速增長的趨勢非常明顯。與之相對應,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的增長也在加速,且加速的幅度大得多,比1999年上升了近20個百分點。為了在新的條件下繼續保持快速經濟增長,國家進行了一係列的政策變化來調整經濟增長的方式:

    2004年1月18日,央行發布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加強和改進信貸管理,把握好信貸投向,限製對鋼鐵、電解鋁、水泥等“過熱”行業的貸款。

    2月26日,中國銀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風險管理指引(征求意見稿)》,對房地產開發和個人貸款比例作出限定。

    3月24日,央行宣布自4月25日起,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製度,將資本充足率低於一定水平的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提高0.5個百分點。

    4月11日,央行宣布從4月25日起,將存款準備金率由7%提高到7.5%,資本充足率低於一定水平的金融機構將執行8%的存款準備金率;國有獨資、股份製商業銀行、外資等金融機構將執行7.5%的存款準備金率。

    4月27日,國務院發出通知將適當提高鋼鐵、電解鋁、水泥、房地產開發固定資產投資等項目的資本金比例。

    (二)調控後商業銀行的經營變化

    同年7月27日,中國銀監會發布消息稱:“上半年境內主要商業銀行貸款質量繼續良好,不良貸款餘額和比率‘雙降’明顯。其中,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15231億元,比年初減少4014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5.59%,比年初下降4.82個百分點。”

    盡管數據表明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狀況良好,但有一個因素需要重視,即6月份中行、建行和交行對不良貸款進行了較大規模的集中處置。其中,中行核銷了1063億元損失類貸款,中行和建行向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轉售了2787億元可疑類貸款,兩者合計為3850億元。如果不把這個因素剔除,2004年上半年四大銀行的不良貸款實際僅僅下降164億元;而在宏觀調控政策集中實施的第二季度,四大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比第一季度上升了183億元。-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這與宏觀調控密切相關。一旦銀行信貸收緊,必然會導致一些原本可以正常運轉的企業或者項目由於銀根緊張而導致資金鏈斷裂,使得企業難以經營或者項目停產,讓銀行原本認為優質的貸款項目變為不良。因此,如果宏觀調控逼得一些公司必須麵對來自銀行的償債壓力,則在宏觀調控中銀行產生呆壞賬的速度和程度都會加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