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南通市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思考(1/5)

作者:張小平陳亮字數:22380更新時間:2019-09-21 08:02:56

    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明確“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健全農業產業體係,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現代農業是相對於傳統農業而言的,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是傳統農業的質的、全麵的提升,是勞動生產率高、資源利用率高和產品商品率高的效益農業、精品農業。從傳統農業轉向現代農業,更重要的是農業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從中央提出建設現代農業的背景看,我國的人均GDP已達到和超過了1000美元,社會經濟已進入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新階段,農業GDP在全部GDP中的比重及從事農業的勞動力比重逐年下降,農產品供求關係由長期的短缺變為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餘;農業生產矛盾的主要方麵已經從保障供給逐步轉向適應需求,農業的功能也從傳統的保障糧食安全進入到提供食品安全的階段。從南通情況看,近年來,全市經濟總量不斷擴大,2007年南通市人均生產總值29273元(約合4000多美元),比5年前增加了1.5倍;農業GDP占全部GDP中的比重為8.2%,比五年前降低了7.7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勞動力占比21.3%,比5年前降低了21.5個百分點。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全市大力發展畜牧水產養殖,2007年人均肉產量、禽產量、水產品產量分別達到56公斤、58公斤、99公斤。農業生產的功能已發生質的飛躍,農業的生產方式已由傳統農業逐步向現代農業轉變。

    一、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是建設新農村的必然選擇

    (一)政策驅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從2004年起,國家連續出台了一係列支持農業生產的支農惠農政策,我省實行了“一免四補”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統計資料顯示,2003年全市農業稅、農業占用稅兩項收入4.35億元,一般預算支出中農林水利支出3.51億元;2004年逐步取消農業稅等,農業稅、農業占用稅兩項收入2.6億元,同比下降40%,一般預算支出中農林水利支出4.54億元,同比增長29.3%;2005年起全部免收農業稅、農業占用稅,一般預算支出中農林水利支出則同比快速增長,至2007年全市農林水務支出12.05億元,是2003年的3.4倍,占一般預算支出的比重為8.2%,比2003年提高2.5個百分點。在政策利好的驅動下,近年來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均呈兩位數增長,至2007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6905元,比2003年增長57.2%,年均遞增11.97%。

    (二)基礎設施投入不斷完善助推現代農業發展

    我市各地圍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科技含量,不斷加大資金、設施、技術等要素投入,努力改善農業基礎條件、科技手段和裝備水平,將精耕細作傳統與現代先進實用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加快了農業由粗放經營向集約增長的轉變。“十五”期間,我市各級財政用於農林水等農業基礎設施總投入超過20億元,用於農村路橋改造等基礎設施的投入近30億元,農業綜合開發改造中低產田40萬畝,治理高沙土27萬畝。以沿海防護林、林業種苗工程為重點的林業生態體係進一步完善,全市林木覆蓋率超過10%。全市農業機械裝備水平顯著提高。2007年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96萬千瓦,平均每百畝耕地擁有動力43千瓦;全市插秧機保有量4698台,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超過50%;全市聯合收割機4943台,三麥、水稻機收水平分別為98.5%、88.6%。

    農產品市場流通體係和農資流通體係進一步完善。普查顯示,全市農村共有各類農產品專業市場197個,其中糧油專業市場34個,蔬菜專業市場87個,水果專業市場19個;年交易額超過1000萬元的農產品專業市場個數86個:糧油市場15個,蔬菜市場42個,水果市場六個。75.9%的村有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4.2%的村在村內可以買到化肥。

    (三)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近年來,我市為了解決農戶經營規模過小,經營手段和經營方式落後以及組織程度低下等問題,按照統籌農村產業發展的要求,把農業當做項目來看,當做企業來辦,用現代工業裝備農業,用現代管理方法來管理農業,用產業工人的從業要求提升農民素質,逐步形成了“一條主線(招商引資)、四個主體(市場、聯結、投資、績效)”為主要內容的項目農業發展新路子,全市已建有各類農業園區400多個。各地立足當地實際,充分發揮資源稟賦、生產傳統、技術基礎等優勢,積極發展效益相對較高的油料、蔬菜、林果、花卉、蠶桑、小雜糧等經濟作物,經濟作物種植麵積占比接近50%,園藝業、畜牧業、水產業成為農業主導產業,2007年花卉園藝業產值3.5億元,占種植業產值的比重6.4%;畜牧業、水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分別為30.2%、28%。

    (四)新農村建設要求現代農業加速發展

    發展現代農業,就是要加快改造傳統農業,推進分散單一的種養業向農業產前產中產後環節相連、農產品生產加工運銷一體化的產業鏈發展。把原來布局在城市的農產品加工業逐步引導到新農村,在農村興辦為現代農業提供技術和中間投入品的社會化服務業,所形成的專業化種養業基地和加工區、服務區的農村地域的產業集聚,將大大促進新型農村居住區的發展,使農村經濟在現代農業的推動下不斷增長、繁榮。

    現代農業的發展,將促使集中在種植業、養殖業中的一部分農業勞動力,向農產品加工業、社會化服務業轉移就業;新農村建設將使農村剩餘勞動力向農村建築及其原材料生產、運輸和營銷等行業轉移就業,向農村餐飲、文化、娛樂等服務行業轉移就業。農村第一二三產業規模的擴大和發展,直接擴充了農村的就業容量,最終形成就業擴大——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的農村循環經濟和和諧社會。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農村勞動力第一二三產業比為27.7:42.4:29.9,農村第二產業成為農村勞動力的聚集地,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也超過了第一產業從業人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