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節 氣候暖化現象及其後果(3/4)

作者:郭子中字數:9954更新時間:2019-09-21 10:56:47

    中國近年出現的反常極端氣候有2005年全年發生的13次嚴重的沙塵暴,這也促使了沙漠化的加劇。2008年初的雨雪冰凍災害,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該年春節將至的寒冬季節,一場曆史上罕見的寒潮突然襲擊南方各地,一時間高速公路冰封,電網被凍雨和冰淩壓塌,城市斷電停熱,上億的春運人潮滯留在南方幾個主要車站附近,南方好幾個省的日常生活和運作幾乎停止。冰雪災害使得貫通中國南北的大動脈京珠高速被迫關閉,不但凍結了中國南方的物流,也阻斷了大批人的回鄉之路。2009年中國氣象局氣候中心監測到,從6月27日到7月26日的一個月中,全國有21個省市自治區152個站點日最高氣溫達到極端高溫標準,17個省市自治區71個站點日降水量達到極端強降水標準。

    國外的極端氣候也是層出不窮,其中特別嚴重的有:1998年孟加拉國的洪災,造成了2/3國土被淹沒,1000人罹難,3000萬人無家可歸;2004—2005年尼日爾連續幹旱,糧食減產,使250萬人需要緊急糧食救助;2005年8月,美國新奧爾良卡特裏娜颶風造成1500人死亡,78萬人流離失所,破壞房屋20萬棟,該市基本處於癱瘓狀態。

    全球暖化導致冰川退縮,森林植被萎縮,水土流失嚴重,水資源短缺,使得幹旱加重,從而造成了大範圍的饑荒。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化,最受衝擊的是全球最貧困的人群。這些貧困人群之所以貧困,根本原因是他們居住在全球氣候變化的高度敏感地區,亦即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的地區。以中國為例,中國赤貧人口有95%生活在內地生態脆弱地區,他們是氣候變化的最大受害者。衡量貧富的基本標準是人們的收入,但收入的增加如果沒有可持續發展的支持,剛脫貧的人群很快又會墜入貧困的泥潭。氣候變化導致的生態環境惡化,是整個人口脫貧的最大障礙。

    全球每年約有15萬人因氣候變化而喪生,其中半數在亞洲。到2015年,氣候變化引起的災難可能危害到3.75億人口。到21世紀中葉,每年會有2億人因環境破壞、土地減少和不堪饑餓而離鄉背井。

    據世界氣象組織警告,如果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地球升溫將使劇烈天氣現象造成的災害增加,人類生活環境將麵臨巨大的災難。

    四、水資源的短缺

    據聯合國的一項調查報告稱,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如中國、印度、墨西哥、美國等,目前對地下水開采的速度遠遠高於雨水的儲存速度,地下水的下降。地下水一旦耗盡,將很難獲得補充。因此,水資源的短缺與地球暖化和環境汙染等問題同樣緊迫嚴重。

    據專家們估計,全世界總的水消耗量年增長率為2.5%,比人口增長率高出1倍。在未來30年內,預計將有27個國家列入“水資源過度緊張國家”之列。為了解決水的供應不平衡狀況,少數企業正在考慮將水作為一種商品,將水由水的富裕國家轉賣到水的貧困國家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