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節 中國人口中的幾個重要問題(1/5)

作者:郭子中字數:32454更新時間:2019-09-21 10:56:52

    在反對計劃生育的聲浪中,有幾個焦點較為集中的問題,這些問題歸納起來大概有:

    計劃生育使得中國的總和生育率低於人口更替水平“TFR=2.1”的指標,使人口出現負增長;

    計劃生育使中國出現了“4-2-1”家庭,帶來了眾多的社會問題;

    人口減少使中國迅速老齡化,而且是“未富先老”;

    幼兒人口急劇減少,出現了“少子化”問題;

    青壯年人口持續減少,造成了“人工慌”;

    勞動人口撫養率偏高、負擔過重,“人口紅利”消失;

    性別比偏高,男女比例失衡。

    已有很多堅持人口控製觀點者對這些問題做出多種解答,以下僅提出個人的一些粗淺看法作為補充。

    一、“TFR=2.1”的“金科玉律”已經破滅

    本書的重點就是證明了“TFR=2.1”金科玉律的破滅,該指標僅僅在理論上成立,而實際上不能成立。但這並不是說總和生育率本身出了什麽問題,而是不該將“TFR=2.1”作為人口零增長的更替指標,更不應該認為小於2.1後,人口必然呈負增長。因為人口增長率是出生率、死亡率和移民率的三者之和,總和生育率雖然與出生率存在著一定的關係,即使它能代表出生率,但絕不等同於出生率。而且,每個國家的總和生育率與出生率之間的關係並不一致,僅用總和生育率一個參數,就企圖算出人口增長率是完全不可能的。本書提出的人口繁衍鏈的演算以及引證的大量人口統計資料已經做出了證明。繁衍鏈的整胎效應和人口統計資料,都已經充分證明總和生育率遠遠小於2.1後,人口仍然可以維持正增長。

    中國因為人口實在太多,所以才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30餘年效果顯著,因看到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持續低於2.1,擔憂人口出現負增長,因此一再地呼籲開放二胎,甚至提倡三胎化,以防中國人“亡國滅種”。

    實行計劃生育的30年來,中國少生了約4億左右的人口,極大地緩解了中國的人口壓力,中國才得以在經濟上高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優異成績。從表5-1可見,總和生育率由1982年的2.86降至1991年的1.77,再降至1999年的1.29;同期人口增長率則由15.68‰一路下滑至8.18‰。2000年後,由於許多地區(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政策調整,第一批獨生子女已達適婚年齡,計劃生育有一定的放鬆,如獨生子女夫妻允許生二胎。至2011年河南省完善了計劃生育政策,規定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經批準可以生育第二胎。至此,中國大陸31省市均已放開雙獨家庭可以生育二胎的政策。

    由於放鬆計劃生育,總和生育率有所回升至1.5左右。2006年後,總和生育率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甚至有緩慢反彈的跡象,這表現為出生率的緩慢增長。但由於死亡率的逐漸緩慢增加,才使得人口增長率持續保持下降的勢頭,至2011年達到4.81‰。從該表中還可以看出,筆者提出的計算人口增長率的生死比與人口增長率的緩慢下降趨勢非常吻合,而總和生育率雖總體也一路下降,但卻時常有波動,缺乏與人口增長的一致性。由此可見,生死比作為判斷人口增長的指標完全可取。

    從1991年起,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已經下降到1.77,低於所謂的人口更替水平2.1,但中國的人口仍然在繼續增加之中,不曾減少。人口零增長的“滯後說”和“人口慣性說”完全不可信,因為全世界大量的人口統計資料也都證明了總和生育率小於2.1後,人口絕大多數是隻增不減的。筆者的研究還表明,人口增減的拐點,最終還得取決於死亡率。所以應該跳出這個“TFR=2.1”人口更替水平指標的“陷阱”,采用更為合理的“生死比”,才更能夠客觀地反映人口的增減情況。

    二、“4-2-1”家庭能造成什麽社會問題?

    反對計劃生育的學者常把“一胎化”與“4-2-1”家庭聯係起來,認為“4-2-1”家庭成為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在亞洲的許多的國家和地區裏,它們的總和生育率比中國都低得多,如韓國的1.23、新加坡的0.78、日本的1.39,按比例他們的獨生子女家庭肯定比中國的多,所謂的“4-2-1”家庭在比例上也會多於中國。他們的家庭模式基本或大致上與中國相同,卻未見他們擔憂“4-2-1”家庭。

    所謂“4-2-1”家庭,一方麵在實際中較少三代人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因為形式上不成立;另一方麵,其弊端多是由家庭的教育觀念和長輩的意識決定的,並非由計劃生育造成。

    計劃生育實行以來,80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如今已經長大成人,他們現在正是社會的中堅力量,為社會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有目共睹。用獨生子女問題來質疑計劃生育,實在不妥。

    三、中國真是“未富先老”嗎?

    1.老齡化標準的商榷

    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含65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就目前的認同情況看,世界上的人口統計都將以65歲作為衡量老齡化的指標。判別老齡化程度還有另一標準——老化指數,即65歲以上(含65歲)人口與15歲以下人口的百分比。

    至於為什麽將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可做如下分析。

    老齡化肯定與預期壽命有關,一個國家人口的預期壽命愈長,則老齡化的人口愈多,當一個國家的人口達到零增長處於平衡狀態時,應該是各個年齡別的人口數目基本持平。現設預期壽命為X,計算65歲以上人口達到7%時的預期壽命為多少:

    (X-64)÷X=0.07,計算後得X≈68.82,即X應為68.82歲,這個數值與今天世界平均預期壽命67.59歲相當接近。因此可以設想,確定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就很可能據此而來。

    同理,將60歲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0%作為進入老齡化標準時對預期壽命X的計算如下:

    (X-59)÷X=0.1,計算後得X≈65.56,即X應為65.56歲,比起今天世界平均預期壽命小約兩歲。因為這一標準確立較早,也完全符合若幹年前世界平均預期壽命。可見這兩種標準都是根據當時的預期壽命製定出來的。

    基於以上的設想,我們按各個國家的預期壽命算得0~14歲、15~64歲、65歲及以上各個年齡段應該占總人口的比重,並將它們與各國的實際比重的比值列為表5-3(預期壽命小於65歲的國家和地區不予計算)。將實際人口結構中65歲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與按預期壽命計算的比例的比值作為相對老化率進行比較。由該表可見,本來老年人口實際比例僅13%的俄國,在相對老化率中反而居於世界第一位,因為俄國的預期壽命隻有66.48歲;而原來老化程度最高的日本反而退居到第20位,因為日本的預期壽命高達83.91歲。原來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的德國和意大利,德國跑到了日本前麵,而意大利則跑到了日本後麵,這都是因為預期壽命不同而造成。就相對老化率而言,中國退後到第49位,與韓國、泰國、蒙古和印尼等亞洲國家相近。從整個表5-3的趨勢來看,歐洲國家的老化率都跑到了前麵,亞洲隻有緬甸、朝鮮和印度排位靠前,這主要源於這三個國家預期壽命偏低。

    從相對老化率來看,中國僅為0.61,就是說現在老年人口8.9%的比例,還未達到人口平衡理想狀況下的14.48%。如果能以相對老化率作為判斷老化程度的標準,中國現在還不能算已進入老齡化的社會。真正老化的是俄羅斯等原蘇聯加盟共和國,連德國和日本等老牌老齡化國家還遠遠排在俄羅斯等國的後麵,不過是剛剛進入老齡化社會而已。

    判斷一個國家老齡化的程度,究竟是用老年人口總人口的比例,還是采用相對老化率?當然見仁見智。何況相對老化率僅為本書提出以供探討,能否獲得認可,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2.從世界各國老化情況看中國的老齡化程度

    從表5-3可知,就相對老化率而言,中國的老齡化程度並不嚴重。若用現行方法來看中國老齡化程度,仍可參見表5-3: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國家是日本,高達22.9%,其次是德國的20.6%、意大利的20.3%、瑞典的19.7%、希臘的19.6%等。中國的8.9%排名居於第52位,比韓國的11.4%、泰國和新加坡的9.2%還低,隻略高於世界平均的7.9%。按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來看,中國可以說才跨過老齡化的門檻,比老牌的老齡化國家,相差達到2.5倍,在此情況下把中國老齡化的程度過分地誇張,說什麽“未富先老”,十分不妥。就世界平均而言,大於65歲人口的比例是7.9%,就是說全世界已經有半數的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