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節 中國人口中的幾個重要問題(3/5)

作者:郭子中字數:32454更新時間:2019-09-21 10:56:52

    計算步驟如下:假定到2050年時,中國人的預期壽命已經增加到82歲,到那時1985年出生者已經65歲,1968年出生者已經82歲,且不考慮這部分人口離世的可能,則那時候65歲以上的人口數應為1985年的人口數減去1967年的人口數為29 483萬人(據表5-1的數據計算)。根據聯合國的預測數據,2050年中國人口為13.13億,則屆時中國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應為22.4%,接近日本現在的22.9%。如果按照2050年中國人口最新估計數字14.24億計,屆時中國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應為20.7%,還不到現在日本22.9%的數字。

    所以對中國老齡化前景的過分誇張和過分悲觀,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而且說中國現在是未富先老,也為時尚早。

    老齡化是全世界發展的趨勢,是預期壽命延長的結果,不可避免,與計劃生育無關。而且造成中國老齡化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是1950—1980年期間,尤其是1962—1970年的生育高峰造成。如果現在放棄計劃生育,用多生孩子的辦法來解決老齡化問題,其實是飲鴆止渴,隻能暫時緩解老齡化,最終還將麵臨更嚴重的老齡化問題。

    四、中國少子化的程度嚴重嗎?

    “少子化”也是反對計劃生育人士的一個論據。“少子化”一詞來自於日本,因為日本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將新生兒減少視為嚴重社會問題,而決定采取措施麵對的國家。日本對少子化的憂心,某種程度上在於日本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更為依賴日本本土客戶。社會因為流失的消費人口而麵臨經濟停滯,政府才迫於情勢開始覺醒。畢竟長達半個世紀以來,日本是個公認的經濟大國,若因為少子化而造成社會經濟崩潰,將嚴重動搖國民對國家的信心。

    “少子化”一詞是由日本首創,所以少子化及與其有關的標準也是由日本製定,是否合理,完全值得商榷。

    1.中國少子化情況的分析

    “少子化”一詞來自於日本,根據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日本定出了少子化的標準,還就人口出生率和總和生育率與少子化定出了相應的標準,現在一並匯總如下:

    少子化: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為超少子化,15%~18%為嚴重少子化,18%~20%為少子化,20%~23%為正常,23%~30%為多子化,30%~40%為嚴重多子化,40%以上為超多子化。

    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率為21.0‰以上為超多子化,21.0‰~19.0‰為嚴重多子化,19.0‰~17.0‰為多子化,17.0‰~15.0‰為正常,15.0‰~13.0‰為少子化,13.0‰~11.0‰為嚴重少子化,11.0‰以下為超少子化。

    總和生育率:總和生育率為5.0以上為超多子化,5.0~3.0為嚴重多子化,3.0~2.4為多子化,2.4~2.1為正常,2.1~1.8為少子化,1.8~1.5為嚴重少子化,1.5以下為超少子化。

    就這些標準來看,顯然存在不合理處。例如,少子化與否必然與人口增長率有關,隻考慮出生率而不考慮死亡率是不準確的,何況各國的死亡率並不一樣,從南非的17.23‰到卡塔爾的1.55‰,相差甚巨。就以中國和日本而言,中國是7.17‰,日本是9.15‰,相差2‰左右,怎麽能夠采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各個國家的少子化程度?再說,總和生育率為2.1作為人口更替水平的指標已在前文中證實了其不合理性,此處將總和生育率位於2.1~2.4列為正常,將總和生育率位於1.8~2.1列為少子化,顯然也不盡合理。

    因此,對於這種標準,並不能全盤接受。若按此標準來評判中國少子化的情況,當然是相當嚴重。中國現在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是17.6%,按其標準屬於嚴重少子化;中國這幾年的人口出生率一直徘徊於12.1‰~12.4‰之間,也屬於嚴重少子化;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徘徊於1.8~1.5之間,甚至還有少於1.5的情況,屬於嚴重少子化或超少子化的範疇。按照日本定出的標準,如果要改變這種情況,就得將人口出生率提高到17.0‰~15.0‰,或者將總和生育率提高到2.4~2.1.將出生率提高5‰,就意味著每年要多增加五六百萬人口,比現在翻了一倍。

    中國現在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是17.6%,總人口為13.47億,則中國的少兒人口為2.37億,是日本總人口1.28億的1.8倍,是俄羅斯總人口1.43億的1.6倍,是美國少兒人口0.63億的幾乎4倍。將具有2.37億少兒人口的中國劃為少子化嚴重的國家,是絕對不合理的。

    2.少子化標準的商榷

    表5-3已經按照各國預期壽命算出了0~14歲的人口比例,各國0~14歲實際人口比例與其的比值,我們稱之為相對少子化率,如表5-6所示。由該表可見,如果采用相對少子化率來排名,瑞士成為世界上少子化最嚴重的國家,其次是烏克蘭,再次是我國的香港,接著是拉脫維亞、俄羅斯、白俄羅斯、保加利亞等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國家。日本與這些國家相比,反而落到了後麵,甚至比德國還低。

    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網站曾經發表過部分3000萬人口以上國家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並且其數據給出了少子化的程度,即超少子化、嚴重少子化、少子化、正常、多子化、嚴重多子化、超多子化若幹個等級,如表5-7所示。該資料中各國人口普查的時間並不一致,將0~14歲人口比例為20%定為正常,顯然是按預期壽命70歲計算的結果,但各國預期壽命不同,不可一律按70歲計算進行比較。為了比較起見,表5-6有關國家的少子化率(括弧內所示)與表5-7同時列出如下:

    在表5-7所列的國家中,如果按照表5-6列出的相對少子化率來看(即如括弧內所示),少子化程度的排名(數值愈小,少子化程度愈嚴重;數值愈大,多子化程度愈嚴重)應該是:俄羅斯0.72、德國0.76、日本0.79、波蘭0.80、意大利0.81、西班牙0.88、韓國0.89、加拿大0.91、中國0.94.以上少子化國家,以俄羅斯的少子化最嚴重,其次是德國和日本等國,中國敬陪末座,少子化最輕微;英國和南非均為0.99,為正常;法國1.08和美國1.13,為多子化;阿根廷1.40、印度1.42和坦桑利亞1.6,作為嚴重多子化國家。這樣的排名與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的排名有相當的出入,哪一種更合理、更符合實際情況,讀者自然會作出判斷。當然,筆者提出的少子化率,仍舊有待商榷,需經時間的考驗才能夠被廣泛接受。

    如果用筆者提出的相對少子化率來看,中國現在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是17.6%,人口平衡時的相應比例是18.7%,可見現在少子化的問題並不嚴重。當然,這個看法見仁見智,例如據國家統計局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主要數據,就認為趨勢向壞的數據之一即是少子化嚴重。這次人口普查,0~14歲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個百分點。顯然,這就是使用了日本的標準。

    中國要想達到人口零增長,並最終達到人口平衡的目標,適當程度的少子化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現象。過分誇張少子化的嚴重性,完全沒有必要。反對計劃生育派主張用增加人口的辦法來解決少子化問題,與用增加人口的辦法來解決老齡化問題一樣,同樣是飲鴆止渴。

    什麽是飲鴆止渴?舉例而言,如果按照日本製定的0~14歲少兒人口占總人口的20%計,以中國現在人口13.4億估算,0~14歲少兒人口應當為2.68億。如此,每年需要增加0.19億少兒人口,即人口增長率應當保持14.2‰,才能滿足少兒的正常情況。據此計算,中國人口翻一番的時間為48.8年(0.693/14.2‰=48.8)。這就是說,如果中國維持0~14歲少兒占總人口的20%,則中國到2061年人口就要翻一番,達到27億人。也就意味著,一個世紀以後會達到54億人,這樣的結果無疑是很可怕的。

    五、中國的勞動力短缺嗎?

    1.民工荒不等於勞動力短缺

    近幾年由於中國出現過民工荒,有一種觀點認為是計劃生育造成人口減少,因而形成了中國勞動力的短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