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三德化(1/5)

作者:【漢】潛夫字數:13650更新時間:2019-09-21 11:04:40

    人君之治,莫大於道,莫盛於德,莫美於教,莫神於化。道者所以持之也,德者所以苞之也(二),教者所以知之也,化者所以致之也。民有性,有情,有化,有俗。情性者,心也,本也。化俗者,行也,末也。末生於本,行起於心。是以上君撫世,先其本而後其末,(三)順(四)其心而理(五)其行。心精(六)苟正(七),則奸匿(八)無所生(九),邪意無所載矣。

    (一)鐸按:此文則謂教化既敦,則邪惡不作,故道德為本,仁義為末,而威刑法律又其下焉。綱舉於前,比類發揮於後,亦有以見其思想體係之完整矣。

    (二)韓詩外傳五雲:"德也者,苞天地之美。"淮南子說山訓雲:"仁義在道德之包。""苞"與"包"同。

    (三)漢書董仲舒傳雲:"天令之謂命,命非聖人不行。質樸之謂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謂情,情非製度不節。是故王者上謹於承天意,以順命也;下務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別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舉矣。"

    (四)"順"舊作"慎",據治要改。鐸按:荀子仲尼篇"則慎行此道也",成相篇"慎聖人",楊注並雲:'慎,讀為"順"。'又仲尼篇"慎比而不邪",王引之亦謂即禮記王製篇之"順比"。作"慎"者借字,讀正之可也。

    (五)"理"意林作"治"。鐸按:說文:"順,理也。"理、順互文耳。

    (六)"精"治要作"情"。

    (七)"正"舊作"亡",據治要改。

    (八)"匿"讀為"慝"。鐸按:此書通以"匿"為"慝"。

    (九)舊脫"無"字,"生"作"作",據治要補、改。意林作"奸慝不生"。

    夫化變民心也,猶政變民體也。德政加於民,則多滌暢姣好堅強考壽(一);惡政加於民,則多罷癃尪病夭昏劄瘥(二)。故尚書美"考終命",而惡"凶短折"(三)。國有傷明之政,則民多病目;(四)有傷聰之政,則民多病耳(五);有傷賢之政,則賢多橫夭。(六)夫形體骨幹為堅強也(七),然猶隨政變易,又況乎心氣精微不可養哉?詩雲:"敦彼行葦,羊牛勿踐履。方苞方體,惟葉柅柅。(八)"又曰:"鳶飛厲天,魚躍於淵。愷悌君子,胡不作人(九)?"公劉厚德,恩及草木,羊牛六畜,且猶感德(一0),仁不忍踐履生草(一一),則又況於民萌而有不化者乎(一二)?君子修其樂易之德(一三),上及飛鳥,下及淵魚,無(一四)不歡忻悅豫,則又況於士庶而有不仁者乎(一五)?

    (一)"滌"當作"條","考"當作"老"。禮記樂記雲:"感條暢之氣。"漢書律曆誌雲:"陰陽萬物,靡不條鬯該成。"顏師古注:'"鬯"與"暢"同。'論衡齊世篇雲:"語稱上世之人,侗長佼好,堅強老壽,百歲左右。""姣"與"佼"通。"考壽"猶言"老壽",詩雝鄭箋雲:"又能昌大其子孫,安助之以考壽,多與福祿。"鐸按:此注"考當作老"與下文鑿枘,當刪。又滌、條古同聲,故周禮秋官"條狼氏"即"滌狼氏"。"滌暢"與"條鬯"並以雙聲取義,尤不可改。

    (二)呂氏春秋明理篇子華子曰:"夫亂世之民長短頡百疾,民多疾癘,道多褓繈,盲禿傴尪,萬怪皆生。"高誘注:"尪,短仰者也。"史記平原君傳雲:"有罷癃之病。"說文雲:",曲脛也。古文從王作尪。"周語雲:無夭昏劄瘥之憂。"漢書董仲舒傳雲:"或夭,或壽,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亂之所生,故不齊也。故堯、舜行德,則民仁壽;桀、紂行暴,則民鄙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