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四五德(1/5)

作者:【漢】潛夫字數:25586更新時間:2019-09-21 11:04:41

    自古在昔(二),天地開辟(三)。三皇迭製,各樹號諡,以紀其世。天命五代,正朔三複(四)。神明感生(五),爰(六)興有國。亡於嫚以(七),滅於積惡。神微精以(八),天命罔極(九)。或皇馮依(一0),或繼體育(一一)。太(一二)以前尚矣。(一三)迪斯用來(一四),頗可紀錄。雖一精思(一五),議而複誤。故撰古訓(一六),著五德誌(一七)。

    (一)鐸按:大戴禮有五帝德、帝係二篇,此文本之,皆上古興亡史也。

    (二)詩那。

    (三)禦覽一引尚書中候雲:"天地開辟。"鐸按:已見卜列篇。

    (四)白虎通三正篇雲:'禮三正記曰:"正朔三而改,文質再而複。"'(五)禮記大傳鄭注雲:"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詳卜列篇注。

    (六)"爰"舊作"愛"。

    (七)"以"當作"易",易、以聲近之誤。說文雲:"嫚,侮易也。"經典通作"慢易",注見斷訟篇。

    (八)"以"字誤,或當在"精"字上,明忠篇"精微而神"是其例。論衡奇怪篇雲:"說聖者以為稟天精微之氣。"此文意蓋與彼同。

    (九)詩維天之命毛傳:'孟仲子曰:"大哉!天命之無極。"'文十七年左傳雲:"命之罔極。"

    (一0)詩閟宮雲"上帝是依",鄭箋:"天用是馮依而降精氣。"僖五年左傳雲:"神所馮依。"

    (一一)史記外戚世家序雲:"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

    (一二)""與""同。隸書從"皋"之字多作"睪"。

    (一三)大戴禮五帝德篇雲:'孔子曰:"黃帝尚矣。"'史記三代世表序雲:"五帝三代之記尚矣",索隱:'劉氏雲:"尚猶久古也。"'(一四)猶雲"由斯以來"也。鐸按:楚辭九章懷沙:"易初本迪兮。"史記屈原傳"迪"作"由"。

    (一五)史記鄒陽傳雲:"雖竭精思。"一,讀"專壹"之"壹"。

    (一六)詩烝民雲:"古訓是式。"說文雲:"僎,具也。""撰"即"僎"之借。

    (一七)大戴禮有五帝德篇。史記三代世表序雲:"終始五德之傳",索隱雲:'謂帝王更王,以金木水火土之五德傳次相承,終而複始,故雲"終始五德之傳"也。'世傳三皇五帝,多以為伏羲、神農為二皇(一);其一者或曰燧人(二),或曰祝融(三),或曰女媧(四)。其是與非,未可知也。我聞古有天皇、地皇、人皇(五),以為或及此謂,亦不敢明。凡斯數(六),其於五經,皆無正文。故略依易係,記伏羲以來,以遺後賢。雖多未必獲正,然罕可以浮遊博觀(七),共求厥真。

    (一)淮南子原道訓雲:"泰古二皇",高誘注:"二皇,伏羲、神農也。"獨斷雲:"上古天子,庖犧氏、神農氏稱皇。"

    (二)尚書大傳及禮緯含文嘉。說見風俗通皇霸篇。禮記曲禮疏雲:"宋均注援神契引甄耀度數燧人、伏羲、神農為三皇。"

    (三)禮號諡記。說見風俗通。白虎通亦引之。

    (四)春秋運鬥樞。說見風俗通。

    (五)史記秦始皇紀:'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索隱雲:"泰皇當人皇也。"初學記九引春秋緯雲:"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九州,長天下。"禦覽七十八引徐整三五曆紀雲:"天皇、地皇、人皇為太古。"

    (六)"數"下脫一字。鐸按:邵校本臆補"者"字。

    (七)俞樾雲:'"然罕"二字絕句,言此義為世所罕聞也。篇中所陳,與太史公五帝紀、三代世表絕異。太史公曰:"餘讀諜記,黃帝以來,皆有年數。稽其曆譜諜,終始五德之傳,古文鹹不同乖異。"然則當時原有異同。今依潛夫說,則舜無娶曾祖姑之嫌,而稷、契皆非堯弟,故自舜始舉之,於理為近也。'孫詒讓劄迻八雲:'"罕"疑當作"幸"。謂冀幸可以浮遊博觀,與學者共求其真也。'鐸按:俞讀固非,孫改恐亦未是。罕,少也。"罕可"蓋猶後世言"少可"、"差可"耳。陶潛感士不遇賦:"罕無路之不澀","罕"義與此同,蓋漢末、魏、晉時方俗有此語。

    大人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一)。其相日角(二),世號太(三)。都於陳(四)。其德木(五),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六)。作八卦,結繩為網以漁(七)。

    (一)禦覽七十八引詩含神霧雲:"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宓犧。"又引孝經鉤命決雲:"華胥履跡,怪生皇犧。"注雲:"跡,靈威仰之跡也。"

    (二)禦覽引孝經援神契雲:"伏羲氏日角,衡連珠。"五行大義五引孝經鉤命決雲:"伏羲日角,珠衡,戴勝。"

    (三)漢書古今人表:"太昊帝宓羲氏",張晏曰:"太昊,有天下號也。"按律曆誌雲:'易曰:"炮犧氏之王天下也。"言炮犧繼天而王,為百皇先,首德始於木,故為帝太昊。作罔罟以佃漁,取犧牲,故天下號曰炮犧氏。是班氏以太昊為身號,炮犧為世號矣。先儒言身號、世號往往歧異,今就與本書合者錄之。

    (四)昭十七年左傳雲:"陳,太之墟也。"杜注:"太居陳。"

    (五)禦覽引春秋內事雲:"伏羲氏以木德王。"

    (六)昭十七年左傳。

    (七)易係辭下傳。鐸按:下係:"作八卦,作結繩而為罔罟。"下"作"字涉上衍。王念孫說,見經義述聞。

    後嗣帝嚳(一),代顓頊氏(二)。其相戴幹(三),其號高辛(四)。厥質神靈(五),德行隻肅,迎送日月(六),順天之則,(七)能敘三辰以周民(八)。作樂六英(九)。世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雄、叔豹、季狸,忠肅恭懿,宣慈惠和,天下之人謂之八元(一0)。

    (一)錢宮詹大昕雲:"太史公三代世表謂堯、舜、禹、稷、契皆出黃帝。稷、契與堯同父,堯不能用,至舜始舉之。舜娶堯二女,乃是曾祖姑。此皆昔人所疑。惟潛夫論五德篇謂帝嚳為伏羲之後,其後為後稷;堯為神農之後,舜為黃帝後,禹為少昊後,契為顓頊後。少昊、顓頊不出於黃帝,堯不出於嚳,則舜無娶同姓之嫌,而稷、契之不為堯所知,亦無足怪。於情事似近之。又考春秋命曆序稱黃帝傳十世二千五百二十歲,少昊傳八世五百歲,顓頊傳二十世三百五十歲,帝嚳傳十世四百歲。然則顓頊非黃帝孫,堯亦非帝嚳子。可以正史記之謬,與潛夫論亦相合。"

    (二)漢書律曆誌雲:"春秋外傳曰,顓頊之所建,帝嚳受之,水生木,故為木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