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生命中的橋——讀美國小說《廊橋遺夢》之後(2/2)

作者:曾曉文字數:3612更新時間:2019-09-21 11:19:27

    終成眷屬的也許因終日相守而耗盡愛情,而分離的卻因綿長的回憶留住了愛情。這完美之後的缺憾,和缺憾中的完美又如何品味呢?

    四

    那座名為羅斯曼的橋隻是羅伯特一生所尋訪過的無數風景之一,但它鐫刻在他的心中,因為風景中的女人給予他的一切構成了生命中美好的極至。

    當他在橋頭以優美的自然為背景攝下她極富生命活力的身影時,當她在他懷抱裏伴隨著略帶憂傷的爵士樂起舞時,一個純粹的男人和一個純粹的女人從精神到肉體自然地貼近了,仿佛六十年代的亞當和夏娃貼近在凡塵中的伊甸園。他是最後一批牛仔中的一個,親近自然是他心底的最原始的渴望,而她始終保存鄉村淳樸的氣息,他們之間的一切象羅斯曼橋四周的景色一樣出自天然風情。

    羅斯曼橋是他們愛情最初的也是永遠的聖地。她在後來的許多年裏一次次佇立橋上,四季的風把青絲吹拂成白發,而散發著白蘭地氣息的回憶仍鮮潤如初。

    而今世紀末來臨了,當我們涉過物欲的河流,當我們的麵孔被勉強的笑容扭曲的時候,我們心中是否還駐留著一座芳草環繞的自然之橋?

    五

    在他們相遇後的第二十四年,她的骨灰被她的兒女遵遺囑灑在了羅斯曼橋下。幾年前,她曾把他的骨灰灑在那裏。他們終於長相廝守了,在另一個世界。

    是不是許多人都像她那樣,冷靜地選擇了責任,而把愛情寄托於未來?難道生命中的橋真的不能牽引他們彼此走向對方,而隻是把他們從今生渡到來世嗎?

    在漫長的時間裏他們隻依靠回憶延續愛情,如果說心中無愛的人形隻影單,無非是感到麻木的寂寞,而心中有愛的人卻與愛人遠隔天涯,那麽他們所體味的難道不是蝕骨的孤獨嗎?懷抱深情同時不也是懷抱虛無嗎?沒有最心儀的那個人笑容的照耀,一切一切的美不都索然寡味黯然失色嗎?

    也許我隻是一個俗人,才痛楚於他們不能時常從彼此的眼神和撫慰中汲取情感的源泉。傳說中那對天上人間的戀人尚能一年一度在鵲橋相會一次,而他們一別經年,隻能在另一世界以精神的輕煙互相繚繞了,愛的結局竟是人間所無法給予的。

    也許滄桑過盡,我會真正讀懂那座橋……

    (發表於《僑報》1996年5月23日)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