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五、秦漢時期的獵兔者與兔(1/2)

作者:王迅字數:5310更新時間:2019-09-21 11:23:32

    秦漢時期,達官顯貴們把獵兔作為一種輕鬆自由和快樂的活動。皇帝和國王也有樂此不疲者。

    秦朝宰相李斯被趙高誣陷獲死罪,出獄赴刑時,對他的兒子說:“吾欲與若複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快要死了,還想著昔日獵兔的樂事,獵兔固然可以作為樂事的代表,但此時李斯最深的體會,大約是獵兔時的自由,而那自由他早已失去,在政治鬥爭的圍場中,他成了趙高的獵物。

    漢代的帝王、皇族、高官顯貴常以校獵為雄偉壯觀的風景線,所謂“校獵之至壯”也。“掩青蘋、遊清風,陶陽氣、蕩春心,逐狡獸,集輕禽”,狡兔是狡獸之一,校獵的重要目標。

    漢武帝時,重新擴建上林苑,此苑周圍廣三百裏,能容千乘萬騎。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描繪了天子校獵的“至壯”;“鼓嚴簿,縱獵者;河、江為陸,泰山為櫓。車騎雷起,殷天動地;先後陸離,離散別追”……“流離輕禽,蹴履狡獸。白鹿,捷狡兔……”

    捷,是快速獲取。顏注引郭璞說:“狗兔健跳,故捷取之也。”兔不僅健跳,更善奔跑,逐兔射兔都要快,騎著奔馳的駿馬,射中飛跑的兔,是不容易的事。曹植《名都篇》中有射雙兔的描述,不知是詩人的想象還是確有其事。

    西漢時期天子的遊獵規模盛大,勞民傷財。司馬相如在《子虛賦)中所寫的“王駕車千乘,選徒萬騎,田於海濱。列卒滿澤,罘罔滿山,?兔轔鹿”,還遠遠不及漢代天子遊獵的氣派。罘是捕兔子的網,罘罔滿山,所捕獲的野兔一定很多,動用的人力也可想而知。《上林賦》中又說:“若夫終日馳騁,勞神苦形;罷車馬之用,?士卒之精;費府庫之財,而無德厚之恩。務在獨樂,不顧眾庶,忘國家之政,貪雉兔之獲,則仁者不由也。”這算是幾句諷諫的話。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君王有貪圖享樂,貪圖雉兔之獲而不顧百姓,忘記國政大事的傾向。

    民間的捕兔者也有見於史書記載的,《後漢書?逸民列傳》說,矯慎隱居山穀,有人說他“能騎龍弄鳳、翔嬉雲間者,亦非狐兔燕雀所敢謀也”。隱士不是庸俗的“狐兔”之輩。但有的隱士要捕兔,如矯慎同郡人馬瑤“隱於?山,以兔□為事”。用網捕兔來度過隱居的日子。

    匈奴人生活在沙漠、草原地帶,那裏更是野兔經常出沒的地方。《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人的孩子能騎羊,用弓箭射鳥和鼠。稍稍長大一點就射狐狸和兔子,並以射到的狐兔為食物。

    在草原地帶,人與兔的矛盾比較突出。野兔數量多了,會消耗大量的飼草,破壞草場,這對於遊牧的匈奴人來說是不利的。因此,匈奴人射兔不僅可以獲得一種食物,而且也對他們的畜牧業起到一點保護作用。

    其他生活於草原、沙漠地帶的民族,也常常與野兔打交道,有的文化遺存中也留下了兔的形象。還有些意見認為包括兔生肖在內的十二生肖來源於這一類古代民族,如十二生肖源於匈奴說、源於北狄說、源於黠戛斯說等等。這些問題,我們留待談兔生肖時再講。

    漢代人獵兔的場麵,保留在漢代畫像石中的材料頗為豐富,我們且到那漢代的獵兔圍場去做一次巡禮。

    漢代畫像石中有大量表現獵兔場麵的作品,河南密縣後士郭一號墓、二號墓共用畫像石34塊,絕大部分有兔的形象,其中獵兔的場麵頗多。

    一號墓後室西門洞門額下層畫像中部刻獵獸圖,一人頭戴平幘,手持長矛,正在追逐兩兔和一怪獸。怪獸和兔均驚悸奔逃。右部為獵犬追兔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