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六、唐代以後的獵兔(2/2)

作者:王迅字數:2978更新時間:2019-09-21 11:23:32

    元代開國名相耶律楚材曾經隨從皇帝射獵,寫下《扈從羽獵》一詩。詩中先描述了射獵場麵:

    湛然扈從狼山東,

    禦閑天馬如遊龍。

    驚狐突出過飛鳥,

    霜蹄霹靂飛塵中。

    馬上將軍弓挽月,

    修尾蒙茸臥殘雪……

    後麵又自嘲說:

    自笑中書老居士,

    擁鼻微吟弓矢廢。

    向人忍恥乞其餘,

    瘦兔瘸獐紫駝背。

    耶律楚材為中書令,又自稱湛然居士,所以這裏說“中書老居士”,他戲言自己隻會用沉濁的聲音吟詩,弓矢都荒廢了,隻好向別人討些剩餘的獵物,得到的是瘦兔瘸獐之類。

    明清文學作品中常有獵兔的情節,說明當時獵兔為生和獵兔為樂的事還不少。其中的獵兔人常是官僚、紳士。獵兔對於他們來說是娛樂也是運動。這項活動仍然帶有一定的刺激性,而且有時也可能出危險。《聊齋誌異?長清僧》中,就寫了一個鄉紳之子,射馬駕鷹捕兔,從馬上摔下來喪了性命的事,看來現實生活中應有這類事情發生。不過,獵兔發生意外的情況甚為罕見,所以民間有時對這類意外加以迷信的解釋,現代仍有這樣的事。我在農村插隊時認識一位打兔子的好獵手,後來在打獵時因火槍槍筒爆炸,傷了麵部,雙眼幾乎失明。有的村民就說:怨他打的兔子太多,那些兔子在神靈麵前告了他的狀,這次受傷是神靈對他的懲罰。在當地,打兔子多采取下夾子的辦法,用火槍的較少,因為火藥和鐵砂會損傷兔皮。這獵手受傷前後,別人下獸夾捕兔,也傷了不少生靈,卻都平安無事,他們也都不相信那迷信的說法。

    唐宋以來,飲食業又有很大的發展,人們自然也不滿足於將捕到的野兔隻用燒、□、熏、烤的簡單方法做成熟食便罷。於是又創造出新的兔肉烹飪方法和技術,這方麵的內容,本書將在第五章中再介紹。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