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六、古代戲曲中的兔

作者:王迅字數:1244更新時間:2019-09-21 11:23:54
傳統戲劇的曲辭中不乏兔的出現。有的是用來比喻、形容人或事,有的是以兔來渲染氣氛、烘托場景。至於提到月亮,更是常以“玉兔”來代替,至今戲詞中還多有“玉兔東升金烏墜”一類唱詞。 明代初年有一本名為《白兔記》的南戲。作者不詳。全劇三十二出,劇情是劉知遠因窮困,被妻舅逼迫從軍,後來討好嶽帥,娶了嶽帥之女為妻,而他的結發妻子李三娘受盡兄嫂虐待,“日間挑水三百擔,夜間挨磨到天明”,苦苦等待丈夫歸來。十五年後,劉知遠的兒子獵兔時巧遇母親李三娘,要迎回母親,而嶽氏也同意,於是全家團圓。 劇名雖為《白兔記》,但白兔在劇中隻是一個引子,並不是著重表現的對象。當然,它的作用也並非不重要,不獵兔,母子不能相見,也就沒有大團圓的結局。 《白兔記》在中國戲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本存世的明刊《白兔記》有萬曆金陵富春堂刊《新刊出像音注增補劉智遠白兔記》和明末常熟汲古閣刊《白兔記》。1967年從上海嘉定縣宣姓墓葬中又發現了明成化年間北京永順堂書坊刊印的《白兔記》,為年代最早的戲文刊本。在戲文的開場白中,交代了戲文的來源:“搬的是《李三娘麻地捧印、劉知遠衣錦還鄉白兔記》”,原為“永嘉書會才人”編撰。據有關學者研究,該本《白兔記》屬“元傳奇”《劉智遠》版本係統之內。它的祖本淵源古老,它在某些地方較之大體保留“元傳奇”《劉智遠》麵目的汲古閣本,更接近“元傳奇”《劉智遠》,但從曲牌體製、賓白科介特色、角色扮演情況來看,還不能說它出自宋代戲文。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