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娶個媳婦樂翻天(1/2)

作者:馬宇彤字數:5290更新時間:2019-09-21 11:23:42

    為男子提親為媒,為女子提親為妁。舊時稱這些中老年婦女叫“說媒的”、“媒婆”,當麵則稱“老大”,還有叫“冰人”、“月老”的。

    天津女兒喜 花轎藏嬌羞

    掃聽親事

    合八字“白馬犯青牛,豬(也有說雞)猴不到頭,金雞怕玉犬,蛇虎如刀銼,羊鼠一旦休,龍兔淚交流”男家用紅紙寫上訂婚人姓名、年齡、職業、住址,祖父母、父母、叔伯、伯母、嬸母、兄嫂甚至已經出嫁的姑母、姐姐的情況,送到女家。女家便照著帖子上寫的內容挨家挨戶地查訪,屬實後再照樣寫一個帖子交到男家去訪問。都滿意了,這“八”字才有了一撇。

    找星相士合過了八字,若是配得很,就該互換“龍鳳帖”。龍鳳帖為大紅染宣紙印泥金龍鳳圖案折疊四折而成,外有封套,帖內各夾紅綠色紙簽2枚,男紅女綠,其中一簽書墨筆小楷字,字數以雙數為吉。平輩寫“忝姻愚弟某某人熏沐頓首拜”,晚輩寫“愚晚”,長輩寫“侍生”。另一張小紙簽上男方多寫“龍飛某年某月轂旦”,女方將“龍飛”改為“鳳舞”。“換龍鳳帖的日子就是男方向女方下聘的日子了。”尚潔說,龍鳳帖隨著聘禮抵達女方家後,便被供在祖先牌位前,焚香禱告。同樣的,女方也要安排人送帖到男方家,向先人告廟。

    貧富都要送喜桶步步登高趿腳鞋

    舊時是用抬桌送嫁妝,所以嫁妝的數量是用“抬”來計算的,以雙數為吉,少則4抬,多則幾百抬。且不說那富貴人家的成箱成匣的瓷器、錫器、銅器、木器各一套,也不說那樣式各異、做工精細的四季衣服、被褥、首飾,也不說那枕頭角上整串的栗子、棗、幹荔枝和桂圓等吉祥果,也不說新娘給婆婆、小姑、妯娌製作的荷包手帕,隻說那絕對不可少的喜桶。

    結婚時喜桶是必不可少的。喜桶內有一雙女方送給新郎的千層底鑲雲布鞋,男方提供尺碼時都要說得比實際尺碼大一些,據說,是怕丈人家給小鞋穿。這雙鞋,叫“趿腳鞋,第三代,泥娃娃便成了”娃娃爺爺娃娃舅爺。

    無論男女老少,都要像侍奉真人一樣對待娃娃大哥,並對其格外尊重。若拴娃娃的老太太不在了,則由她的子孫繼續供奉著娃娃爺爺,因為所有家裏的孩子都是它帶來的。由於“拴娃娃”習俗的產生,市麵上的“洗娃娃鋪”的泥塑行業應運而生,而且生意十分火爆。如今,在天後宮求子的觀念仍然在一部分市民中存留,因而仍有祈子的善男信女前往天後宮燒香、許願、拴娃娃。但由於生育後,不再將小泥娃娃重新塑大供奉家中,所以洗娃娃的行業也就消失了。

    抱個泥娃娃吃倆碰頭蛋懷孕禁忌多不許隨便轉

    生育習俗繁雜,禮儀很多。從婦女懷孕到嬰兒降生、百歲、周歲,都要舉行隆重的慶賀活動。而拜師傅,認幹娘、穿百家衣和藍紫褲等一係列育兒習俗,無一不體現出為孩子所做的祈福努力。

    婚後無子求娘娘拴個娃娃抱回家

    拴娃娃是民間最典型、最普遍的求子方式,盛行於清代中葉以後。當時,位於海河三岔河口處的天後宮大殿天後聖母右側供有“子孫娘娘”,傳說她是專司每對夫妻有無子嗣之事……

    據說凡婚後難於子嗣的婦女,隻要虔心求“子孫娘娘”,準會應驗,所以香火很盛。為了便於婦女求子,更為了增加香火收入,道士們又塑造了百子娘娘、千子娘娘、引母娘娘等主司生育的多位娘娘神像,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求子願望而塑造出的神靈。

    前來求子的一般是婚後幾年仍未有身孕的婦女。也有婆婆為兒媳婦求的,也有母親為女兒求的。她們供上點心、水果等供品,燒上3股香,留下香火錢,再許下自己的願,然後就從娘娘神像前偷偷抱走一個泥娃娃帶回家中。如果是為自己求子,則一邊將小泥娃娃揣進懷裏,仿佛真的有了兒子,一邊默默念叨著“跟媽媽回家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