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節 懂感恩的企業活得長久(1/5)

作者:林雨飛字數:23926更新時間:2019-09-21 11:23:57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李慶雲常常如此感慨。在他心目中,企業如人,有內涵才會厚重,懂感恩才能長久。

    讓他備感欣慰的是,環渤海金岸集團最大的慈善之舉是用自身的快速滾動發展製造出的上萬個工作崗位,吸納了數以萬計的下崗再就業人員,使他們的生活有了穩定的保障。

    一個人的慈善之舉,不是浮萍,不是沙塔,一定凝聚著他的人生思考,附著著他的道德基礎。

    一、價值觀

    一部成長紀錄片回放著李慶雲的幾個經典之作,從那些片段中,或許能夠找到他傾情慈善的理由和他選擇慈善的答案。

    “大躍進”時代,煉鋼工人是孩子們的偶像。李慶雲也不例外,他的童年夢想就是當一名煉鋼工人,麵對高爐揮汗如雨。從建材中專畢業後,這個夢想把他帶到了磚瓦廠。“凡事要爭第一”的脾氣讓他遍嚐人間艱苦,從工人、副班長、班長、段長、車間副主任、主任,建材局科員、副科長、科長、副處長、處長一路幹到環渤海金岸集團總裁,每個腳印都灌滿沙土,每次探索都磨出血泡。

    凡是聽過李慶雲演講的新員工都明白,李總的企業文化“深情論”絕不是作秀,而是切身、貼心的感受。集團辦公室保存的一支錄音筆中刻有一段他的深情告白——

    我剛上班那會兒的單位叫長征磚廠,位置就在現在西青區的大學城,天天騎自行車從家到廠要30多裏地。我的工種是保全工,負責設備維護安裝,宿舍距離新車間有一公裏多。那時候當學徒工,不但要努力地學習和實踐,還首先得學會伺候師傅,工具兜你必須搶著背,裏麵有12寸扳子、14寸扳子、鐵錘,還有板牙和一些小工具。一個肩膀要背這個工具兜子,另一隻手還要提著一個水壺,因為師傅隨時可能喝水,壺嘴上掛一個搪瓷的茶缸子,兩邊加在一起大概幾十斤重,基本上一天兩趟往返。一般情況下,上班時我最幹淨,下班時我最髒,因為我下班不換衣服就直接回家。工作的前半年我住在廠裏的宿舍,半年後就天天騎自行車回家,因為那時候母親總有病,我實在放心不下。大冬天騎車30多裏路一天往返兩趟也不知什麽叫苦!我記得在工廠的那七年當中趕上過兩場大雪,雪都到膝蓋了,自行車根本騎不了,不是人騎車,是車騎人,基本上是扛著車子走到廠裏的,一看表,好家夥,早晨出來的,一直到下午一點半才進廠門,當時覺得遲到了還害怕呢,結果一問才明白,這個廠就這麽個習慣,一到這種天氣考勤就不記了。老師傅說,來了就不簡單,很多人還來不了呢!

    我覺著自己的工廠生涯印證了一句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能不能成氣候,就看你往裏入多深了。比如說設計一些零件,要做出軸來,按理說你必須得上車床做車工,但那時候學徒工根本靠不上去,得求車工幫忙去做。我記著鉗工的口訣叫“打眼畫線、剔槽臥鍵”。所以說那時候是提打拉銼都得會,先學大錘再學小錘,切鑽割焊車床刨床再加工,事事都爭取自己做,這些東西都得偷著學會,還要學開吊車,學安裝設備。現在想想,這七年的經曆讓我受用一輩子,環渤海市場的基建工程把我當年學的這些本領全用上了。

    後來就更有意思了,我學習的時候比較有熱情,那時候家裏兄弟多,我會了鉗工以後,同學陳連順是學木工的,刨刀和鑿子這些東西我做,刨床他做,我們自己做木匠工具。我打家具時,小鋸一挎就給人家幹活去了。那時人與人之間就是這種關係,特別簡單和融洽。後來我調到市建材局技術處,我旁邊坐著以前的中專老師,找我說讓我給做件大衣櫃,聽說我的手藝好,許多親朋好友都找我做家具,我就成了他們家庭改善生活的大救星了。我結婚的家具全是自己打的,我弟弟結婚時的家具也是我打的。

    結婚後,我也沒放棄學習。那時上電大,孩子隻有一歲多,我就架起腿把他抱在腿上,給自己定個規矩,這篇作業題背不下來就不放孩子下來,就這麽逼著自己學,結果我的考試成績是會計原理得了94分,會計核算得了86分,在建材局機關是最高分,那時的感覺真是要多美有多美,走到哪兒都有受人尊重的目光跟著你,所以說,知識改變命運一點兒沒錯。

    ……

    從1968年12月23日穿上工作服那天起,40多年裏,他總能在人跡罕至處發現機會,抓住機會,贏得機會。李慶雲說,凡是空白點都是寶貴的,都是你脫穎而出的機會。這麽多年,我都是循著補缺之路走過來的,新的挑戰我第一個接受,別人不願幹的事情我來幹,正因為如此,才在別人認為沒有路的地方踩出一條路來。文革期間,廠裏沒人願意學技術,他偏一門心思鑽研,成為革新能手,被調至市建材局技術處;1981年,適逢改革開放之初,沒人願意涉足計劃外產品銷售,他卻奮勇擔當,10年打磨出天津工業自銷係統的一支生力軍;1991年,他上調天津市建材供應總公司主管經營,迅速由計劃分配向市場經營轉型,兩年後公司銷售規模達曆史最好水平;1994年,他再回天津市建材局任經營處處長,主管經營銷售,他依舊不走尋常之路,把全國建材展銷會引入津門,聲名遠播;1996年,他著手主創“環渤海”,接過人人躲閃的虧損國企,闖出一片嶄新的天地……

    李慶雲是出名的孝子。在磚瓦廠上班時,附近河邊有人賣活鯽魚,他知道老娘最好這一口,就用平時省下的零錢買上幾斤。擔心魚長時間離水而死,他就把安全帽反過來當盆用,再墊一層濕毛巾。中午下班鈴一響,他幾步奔到車棚,跨上自行車,飛奔三十多裏送回家。推開家門,不忘喊一句:“媽,看我給您帶什麽回來了?”然後從床底下拿來木盆將魚倒進去,條條鯽魚活蹦亂跳,他的心情也高興得無法形容。這時,他看一眼表,擔心下午遲到,抓起兩個饅頭扭頭就往廠裏趕,一邊騎車一邊啃著涼饅頭,一個小時,六十多裏路硬是打了個來回。

    在建材局供銷處工作時,李慶雲的母親病故,父親臥病在床,他把父親接回家裏伺候。為了安排好大小便失禁的父親,他多次晨檢遲到,領導找他談話,說忠孝不能兩全,讓他注意影響。他說,如果讓我選擇,我寧願選擇孝!放下重病老爹不管,到單位積極表現那是投機作秀,我不做那樣的人。他的孝心最終感動了領導,默許他彈性安排工作。結果,他負責的事務不但沒有縮水,反而樣樣出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