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1(1/2)

作者:馬宇彤字數:5946更新時間:2023-10-18 14:02:05

    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靜海去看一看……

    因為是精武之祖霍元甲的故鄉,靜海縣南河鎮小南河村總是被那些行俠好義之人神往著,即便是對武術向無感覺的人,也會受電視劇裏那些小河、樹林圍攏起來的好奇的誘惑,哼唱著“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的旋律,恨不得零距離看一看這位大俠的生長之地,品一品滋養了霍氏家族的東流之水。

    霍元甲故鄉至今保存著霍元甲的故居和陵園,成了全世界精武門人恭仰和朝拜的聖地。故居位於村中心,東西長11.6米,南北長12米。裏麵陳列著霍元甲用過的農具、兵器以及家具、文房四寶、精武會旗等實物。陵墓離村不到一裏地,由神道,石獅,享殿,石牌坊,寢園組成。整體建築采用軸線對稱布局,中軸線為神道,盾形台基上布有紅,黃,藍三個立體五星花壇,標誌精武會宗旨——德、智、體全麵發展。方形須彌座,拔地1.8米,四周鑲有1米高的汗白玉香案置放碑前,墓圈由毛骨石壘砌,盤石封沿,寶頂為垛斧石工藝,總高3.5米。南側後神道通向鬆林。霍元甲的棺木即葬於此,墓前樹立高1.5米,闊0.75米墨色墓碑一通,鐫刻著霍元甲生平,陵墓四周果木蔥鬱,宛如一蔟綠色花環環墓而掛,觀者無不肅然。

    霍元甲(1869-1910),字俊卿,祖籍河北省東光安樂屯(屬滄州地區),世居天津靜海小南河村。元甲幼時多病。其父霍恩第是名顯一時的秘宗拳師。他擔心兒子習武有損霍家名聲,拒不授藝。但元甲誌存高遠,日日留心,處處參察,借父親向兄弟傳授之機,一旁揣摩偷藝,並且躲進院外的棗林埋頭苦練。秘密泄露後,霍恩第很是惱火,少不了一通責罵。元甲發下狠誓,保證絕不與人比武,不辱霍家門麵,最終獲準加入習武之列。元甲天資聰穎,毅力驚人,很快便在兄弟中脫穎而出。霍恩第一改舊見,將所懷絕技悉數傳授。後來,元甲以武會友,融合各家之長,將祖傳“秘宗拳”發展為“迷宗藝”,攀上了一個新的頂峰。

    霍元甲正其身,直其性,絕其藝。光緒22年(1896),山東大俠劉振聲慕名來津,求拜元甲門下。霍察其品性卓群,收為弟子,破了霍家拳“傳內不傳外”的祖訓。兩年後,譚嗣同變法遇難,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難津門,與元甲一見如故,結為至交。後王子斌在京被八國聯軍梟首示眾。元甲與劉振聲潛入京城,盜回首級,並取得《老殘遊記》作者劉鶚協助,將義士身首合葬,盡了朋友之義。

    宣統元年(1909),英國大力士奧皮音在上海報章刊登廣告,辱我“東亞病夫”。霍元甲應友人之邀赴上海約期比武。懾於“迷宗藝”拳威,對方以萬金作押要挾,元甲一口答應。對方設法拖延,元甲亦做廣告回敬:“世譏我國為病夫國,我即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健者一試”,聲言“專收外國大力士,雖銅筋鐵骨,無所惴焉!”霍公聲威使奧皮音未敢交手即破膽而逃,連公證人,操辦者也沒了蹤影。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農勁蓀等協助下,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孫中山讚其“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的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於世的高風亮節,親筆寫下“尚武精神”四個大字。

    扼腕的是,1910年9月,日本柔道會會長率十餘名技擊高手與霍元甲較藝,均告失敗。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間見霍嗆咳,薦日醫為治,霍公未及多慮,不意中毒,9月14日身亡,年僅42歲。

    後來,上海精武會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東閣任教。各地分會相繼興起,十數年過去,海內外精武分會達43處,會員超過40萬人。

    河北區宙緯路三戒裏4號,是個由七間青磚平房組成的小院。雖然從外表上看不出它有什麽獨特之處,可是,一旦向裏翻閱它的頁碼,便會發現這個院子的不同尋常,它原來是革命思想的策源地,是進步學生的大本營,從這裏,走出了好幾位共和國的締造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