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3(1/4)

作者:馬宇彤字數:9798更新時間:2023-10-18 14:02:06

    中國大學堂,首家看北洋。

    1895年10月2日,這一天,是大清光緒二十一年八月十四。北洋西學學堂由光緒帝禦筆欽準,成為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首任督辦盛宣懷定下了“實事求是”的校訓,百年未改。而這闕校歌著於1935年,當時的北洋大學已走過40年立誌改造中華、實業救國的艱辛之路。

    在天津大學廣場湖畔的一座小亭中,鐫刻著一張大學畢業文憑,上麵“欽字第壹號”的痕跡,總能給人無限遐想……

    1899年,北洋大學堂學生王寵惠以優異成績完成4年學業,1900年元月,他取得了“考憑”(文憑)。文憑外圍左右書有“欽字第壹號”,文憑正文開頭書有“欽差大臣辦理北洋通商事務直隸總督部堂裕為……”,文憑內有對北洋大學堂的簡介,對學生的介紹和鑒定、學生所學課程等內容。還寫有王寵惠的曾祖父、祖父、父親的姓名。就是這張被蟠龍、海水、蝙蝠圖案包圍的考憑,如實銘刻了對近代中國第一所新式大學——北洋大學堂的記憶……

    如今的天津大學身處鬧市,而1903年,複校後的北洋大學位於天津北郊的西沽,距離城中心還有七八裏的路程。

    “出了天津鬧區,向北郊行,在經過鄉村中一個市區附近名叫小王莊的村莊後,就逐漸步入了一條名叫‘大學道’的寬敞公路。走上這段大學道不久,首先通過一座‘明德橋’;再前行,當繞過一個彎後,遙遙地看到在密茂叢林中點綴著巍峨的各種房舍,就意味著這將是大學道終點上的高等學府了。在將到學校門口的時候,還要越過橫跨北運河上一座木造排架的‘新民橋’,過了橋轉彎就到了莊嚴的‘至善門’。”這是北洋學子對母校的回憶。

    北洋大學沒有其他學府的氣魄,房屋布局絲毫不顯闊綽之象。然而,正是這種樸實無華,造就了她踏實求真的品格。

    北洋西學學堂創辦之始,就以美國著名大學為範本,校門設置、方向,學製、教學計劃、功課安排、授課進度、教科書、教員配備等,皆以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為藍圖,成為當時中國興辦新式大學的模式,被譽為“東方的康奈爾”。

    北洋西學學堂開辦時分設法律、土木工程、采礦冶金、機械工程四學門。這是因為當時清政府在處理內政外交上急需熟悉法律的人才,特別是在對外交涉、商務活動中簽訂條約、協定等方麵,故設法律科;在“工業救國”口號下急需開發中國資源和機械加工工業,故設立礦冶、土木、機械等科目。

    在天津大學,一份1895年至1948年北洋大學教員名單,外國教師的數量明顯多於中國教習,那時,除漢文課和部分外語課由中國教習擔任外,其餘所有功課均聘外籍教習擔任,教科書使用外文原版,用外語授課。考試也是除國語外,全部用英語試題。

    北洋西學學堂有別於以前建立的各類新式專科學校,它一開創就是名副其實的大學,分為頭等學堂和二等學堂。頭等學堂即為大學本科,二等學堂為預科,相當於高中,學製各為4年。1895年成立時,頭等學堂直接招取“已通大學堂第一年功夫者,精選三十名列作末班(即大學一年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