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章 心理世界(6)(3/3)

作者:李子勳字數:8670更新時間:2019-09-21 11:26:24

    情愛是許多女性內心關注的中心,現代社會愛情的複雜多變與情愛維係的困難使每個女性都保持了足夠的心理動力希望自己能先知先覺。星座這套符號係統,對解釋男女情愛、個性、婚姻、相處關係有極大的魅力,它邏輯簡單、條理清晰,易於理解和應用,而且就我看來還有相當的準確性。傳統預測用生辰八字和屬相的相生相克來推算婚姻的前途,但非常複雜,難以理解和操作。由此看來,星座預測在女性群體中如此流行就非常自然了。

    我個人覺得,重要的不是這些符號係統真不真實,重要的是你用什麽心態去看,積極的心態會把不利的因素變為有用的資源,當星座速配完美的時候,我們無形中修改了各自的行為,努力成為那“幸福一對”,這是暗示的力量。而速配不利的時候,我們對困難心中有數,反倒踏實且堅定。正如《女友》的編輯朵拉所說:“不妨把星座當作一個自我心理治療師,讓它給我們一個理由來對婚姻寬容。”

    人不可能總是保持清醒的狀態,事無巨細都做一番細細思量。大多數的時候自我是按照感覺來做事的,不然會活得太累!看到你的問題讓我想到,從眾心理是一種奇特的群體現象。在人群裏麵,個人好像失去了基本的判斷力,人雲亦雲,大家在做什麽,個人也就跟著去做。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去個性化”,即人在一個群體裏會隨著群體去思考和行動,事後也許感覺自己當時很傻。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會經常地從眾、跟風,別人做什麽自己就做什麽。人生活在社會裏,往往會給自己一個自我認同,以此獲得歸屬感。在一個群體裏,為了獲得歸屬感,人們也會隨同大家的意見,讓自己融入一個集體,不至於孤獨。因為去個性化,追求一致,消除差異,擔心被群體拋棄,於是你身不由己地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身處理性的社會,人人變得合乎規則;身處混亂的社會,人人行為無序。這也是從眾引起的。有種從眾現象值得分析,就是在理性的社會,人人需要壓抑自己的本能來符合社會的理性。但人的內心深藏著一些動物屬性,身處一個被情緒控製的群體,自己的原始衝動會覺醒,當別人出現暴力色彩的言行時,自己會不能自控跟著幹起來。很多社會暴亂、打砸事件就是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中發生的。其實大多數參與者郜是道德少年或好好公民。心理學解釋這種現象像是一種被解放的感覺,對本能的壓抑被解除了,人就變得不那麽可以理喻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心理,明知大家都在幹傻事,但心理暗自思量自己隻是協從、跟隨,不是帶頭大哥,以為法律和規則不會找到自己,也就放膽去做。這是一種卷入,被群體效應的力量征服和控製,也等於是一種自我催眠,仿佛對自己說:“沒事的,我不會有事的!”結果後悔晚矣。

    你的從眾隻是生活瑣事,無傷大雅,但你要為此警覺,你不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那類人。當看到群情激動和憤怒的場景時,最好早早離開,脫離可能讓你被暗示、被卷入而變得瘋狂的場景。

    我想是你太敏感,被報恩其實也是一種心理壓力,是你的內心承受不了別人的感激。我猜你喜歡直白坦蕩、獨來獨往的生活,你的內心隻屬於你自己。所以,你的行為看起來像一種逃避,不願意被那小女孩惦念和關注,不願意你的存在被人分享。

    社會上除了沽名釣譽的助人者還存在兩類人:一類人把助人當作一種心理需要,及時地感激和回饋能激發他們內心的滿足,不然就失去了助人的動力;另一類人助人隻是一種內心的善意,並不在意回報與感激,當然也不會拘泥於被感激。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助人者。而你,雖然不在意被感激,但卻拘泥於被感激,要做真正的助人者,還需要努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