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章 心理世界(7)(3/3)

作者:李子勳字數:8778更新時間:2019-09-21 11:26:24

    人的內心有一種對現實的建構能力,你一個人獨處,安全是你最關心的,因此,你常常會體驗到莫名的緊張。當你關注這樣的感覺時,你的內心就有了很強的無中生有的創造力。至於是不是強迫症要看你檢查後是否就放下心來,是否妨礙了你的正常生活,如果隻是內心的緊張,這種強迫是你的情緒需要而不是問題。

    要理解強迫的觀念,就要想到人在清醒的時候,都會有很多散亂的、無序的念頭一閃而過,這是大腦為了保持清晰而需要的信息流。很多人注意不到自己已經有過什麽擔心,沒有關注就沒有存在。強迫的人善於抓住一閃而過的念頭,並由邏輯去分析、批判、強化它們,結果類似的念頭就越來越多,好像是自己挖坑再往下跳的樣子。

    強迫的人儼然像個哲學家,對人的思維過程感興趣,所以很多微小的念頭在他那兒被津津樂道地闡述和重複。說強迫的人痛苦是假的,說他們隨時優越地對人顯示自己思維過程的邏輯性與精確性,並以此沾沾自喜才是真的。那麽,他們為什麽不快樂?是文化沒有標定這樣的能力是人類高智力的表現,而把這樣的思維看成是病的結果。仔細想想,很多傑出的人都曾有一段強迫性的生活在強迫的思維中操練了自己掌控科學、社會、宗教、文化事業的心理能力。

    容許世界的不可知與混亂,你才可以接受內心的不安,不確定感和無序。

    強迫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詞,意味著不自由。那麽是什麽讓我們的內心不自由呢?自由是需要代價的,比如冒險、責任、恐懼、失控;強迫是一種對規則的服從——安全的規則、幹淨的規則、正確的規則,借此我們可以逃避不潔感、不安全感和犯錯。那麽我們為什麽要尋求幹淨、整潔和一絲不苟呢?因為這些是我們喜歡的文化。文化告訴我們“你必須永遠正確、不犯錯、有條不紊”,人就這樣去做了。結果發現,絕對正確的東西簡直是惡魔,它讓你寸步難行。

    其實,規則對強迫的內心還不是致命的。致命的是預兆式的恐懼和行為後的自責。這兩者非常矛盾,前者說你不這樣做就不行,天會塌的;後者說你怎麽能這樣做呢,天都塌下來了!其實反正天都要塌了,就讓它塌好了。當然,強迫的人要這樣想就不強迫了。我覺得強迫性思維是科學的產物,科學排斥、也不能忍受不確定,科學喜歡邏輯與線性規則。強迫的人也害怕不確定的東西,喜歡線性的思維和對規則無條件的屈從。所以大多數前一百年的偉大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都是有強迫行為的人。不過,後一百年的科學家都是混沌理論、超弦、存在、複雜思維者,強迫的人不再可能在科學界成名。

    要解決你的強迫,根本是要解讀你內心的文化規則,不要相信心理學說的潔癖是對往事性創傷的壓抑或處理,反複檢查是缺少安全感或“超我”的霸道,因為很多解釋不是導向問題的鬆解,反而促進問題的固化和你的無力感。相信強迫足你在訓練一種科學的、絕對正確和一絲不苟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解決起來就容易多了。首先閱讀混沌學,學習複雜思維,然後接受新物理學的定義,把牛頓、愛閃斯坦、馬克思、弗洛伊德放進舊紙箱。容許世界的不可知與混亂,你才可以接受內心的不安、不確定感和無序。

    解決強迫的技術最有意義的就是反萁道而行之。每天給自己定下來清晨四點起來,要檢查二十遍門窗、煤氣,洗三十遍手,請一個人給你汁數,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結果怎樣,你差不多會變瘋了。瘋子是不會強迫的,清醒的人才強迫呢!當你變得有點瘋的時候,思維就自由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