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6章 親密關係(3)(3/3)

作者:李子勳字數:8672更新時間:2019-09-21 11:26:28

    在愛情遊戲中,像那隻麵對王子的美麗的火狐狸,外表很有個性,甚至倔強,內心卻期待著被馴養。“你馴服了我,就要對我負責!”其實愛不是馴服,愛更像是一場無聲的戰爭,當然也是甜蜜的戰爭。兩個人的個性、邊界、權利、文化與生活模式、情緒能量、智慧、心機、謀略,都在激情的激發下碰撞、融入、分享、隔離、再造、完成,最後誕生兩個相互依存也相互獨立的成熟的人。

    而你還在情愛的門檻外麵,談不上成熟不成熟,隻是缺乏情愛的真實體驗和經驗而已。

    認為你花心的人是基於某種情愛哲學,認為人隻能愛一次,或真愛隻有一次。其實,愛情總是豐富多彩的,且難以被描述與標定。大自然中那繽紛多彩花,單瓣的、三瓣的、五瓣的、十幾瓣大的,五顏六色、形態各異,但我們都稱它們為“花”。愛情就像自然界中的花,也是姿彩紛呈,變化萬千的。沒有什麽樣的愛一定比別的愛情更好、更純粹、更道德。相反,我認為你一定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女子,你有很強的愛的動力,而且這種動力還能時時更新。很多愛情都需要自我更新能力來創造愛的美好體驗有時候,你更新了,對方卻喜歡困守,於是分開也是必然的。

    有一位哲人說過:“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專門產生愛意的靈魂之杯,當愛盛滿的時候,愛會溢出來傳遞給他人,讓別人的內心也分享著生命中的愛意。”你就是靈魂之杯中愛很充沛而且豐富多彩的女子,要理解和認同你,生命需要進化到更高的層次。我們的社會的確需要有一些人來破壞文化為我們在兩性之間構築的冷冰冰的籬牆,雖然這樣的人曆來都是備遭非議的,但他們對非人性化的情愛道德係統的擾動正像蝴蝶的翅膀,以微小的效應慢慢引發社會朝向人性化發展的巨變。

    屬於個人的愛情隻能分享,不能評述,也不能模仿。應該把愛情看成是純個人的事,社會價值係統與愛情道學家都要學會閉嘴,並謙虛地向每個戀愛中的人學習。你需要覺察每一次的動心是對方投情引發的,還是你自己投情引發的。如果隻是你個人的情愛遊戲,也沒有什麽不好。需要的隻是一個邊界,不要太傷著自己,也不要太傷著對方。這是對自己的善意,也是對別人的善意。平心靜氣地接納自己,走自己的路,不管別人如何評述,這是愛的大無畏。

    應該把愛情看成是純個人的事

    這個問題讓我有幾分憂鬱,我不知道如何把持我的中立原則。如果我隻是一個精神病醫生,我會很容易給你的男友一個“人格障礙:邊緣型與衝動型”的診斷,但我是心理醫生,我看到的隻是一種關係狀態。所有的關係都存在著互動和互補的原則,你們共同在兩人中發展出一種不穩定的、帶有虐與受虐傾向的關係。這種關係伴有極度的痛苦與依戀交替的情感體驗,久而久之也可以讓人上癮。

    應該說你不適合你的男友,他也不適合你。換一個對象,你的男友會比現在成熟得多,你也會比現在幸福和穩定,但愛的激情會相對少一些。生活在於你自己的選擇,如果你喜歡這樣的情愛方式,那你在結婚以前,需要和男友討論他可以“傷害”你的方式和程度,避免你們像癮君子一樣步步升級。如果選擇放棄,你要小心。在他未對另一個“事物”上癮前,你很難有真正的解脫,這也是兩難。

    受虐與施虐並不是天生的。精神分析認為與早年孩子在被母親虐待的同時獲得一種母愛與歸屬感有關,很多情愛中的虐待是通過互動強化來形成的。比如,男友打了你,因為內疚便在親密關係和性愛中補償你,讓你感覺痛苦後獲得一種被愛的、銷魂般的激情。你的這種激情回饋並感染了男友,就可能強化了他的暴力,也強化了你自己對受虐的容忍。所以,在暴力過後最好避免與對方親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