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序言(1/2)

作者:(美)愛默生字數:5108更新時間:2019-09-21 12:06:58

    在19世紀中葉,美國的浪漫主義文學達到了高潮。在小說方麵出現了霍桑,麥爾維爾,愛倫·坡(他也是著名的詩人和評論家)等一批偉大的小說家,在散文和詩歌方麵則有了愛默生、梭羅、朗費羅、惠特曼和狄更生等人,他們一起形成了美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璀璨時期,文學史上又稱其為美國文藝複興。

    愛默生是這一美國文藝複興運動的領軍人物,是他用其超驗主義的思想率先打破了加爾文教的桎梏。愛默生在《論自然》一文中這樣寫道:“我們又何必要在曆史的故堆中搜索……這裏有新的土地,新的人,新的思想。”在這一新發現的大陸上,我們已建立起一個不同於英國和歐洲其他各國的嶄新的政府和憲法,殘留在這裏的歐洲傳統已不適應這片新的土地和新的人民,他號召美國人民“你千萬不要把書本上的幻想帶進山岡和田野;丟開作者們的觀點,用自己的眼光,去勇敢地麵對自然界和世界。”

    在愛默生看來,“每一種自然現象都是某種精神現象的象征物,在自然界的背後,浸透著自然界的是一種精神的存在,”“自然界本是思想的化身,又轉化為思想”(他舉例說“誰能料到被海水拍打的岩石竟向魚夫啟示了堅毅呢”),所以愛默生認為隻要人能毫無功利性地用全新的浪漫主義眼光看待自然,悉心傾聽和觀察萬物,回到大自然的懷抱與大自然溶為一體,就可以在心靈和思想方麵受到啟迪。另一位超驗主義散文作家兼詩人梭羅的代表作《瓦爾登湖》便是在這一方麵積極進行實驗的碩果,他在瓦爾登湖索居了兩年,在對那裏的湖光山色及其動植物進行著觀察的同時,也嚴肅地思考著生活和人生的意義,因此《瓦爾登湖》中的一景一物都滲透著作者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富於濃鬱的情趣和雋永的哲理,這樣的作品一洗世俗的嘈雜和汙濁之氣,給人一種清新別樣的精神享受。散文是這樣,愛默生和梭羅的詩歌也是這樣。

    因為愛默生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學家,他在自己的詩歌散文中並不追求典雅華麗的辭藻,並沒有單純的吟花詠草之作,他構思作品總是從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的實際需要出發,他造句精練簡潔,有時猶如格言,常常使用一連串的形象和比喻來說明繁複的哲理,具有磅礴的氣勢和雄辯的說服力。譬如說在《罕莫特利亞》一詩中,愛默生形象地借用“泥土所唱出的歌”對那些一味沉湎於物質享受而丟掉“美,真理,藝術,詩歌”的人給予了無情的嘲諷,對我國的一些物欲膨脹、惟利是圖的人也是一計猛掌。《先驅者》通篇都使用象征,表達了作者對一種新的理想的向往和追求。《日子》和《節製》有著同樣的內涵,都是告戒人們在燈紅酒綠、琳琅滿目的物質誘惑麵前,要清醒有節製,不要陷於其中而不能自拔。但兩首詩歌的表達方式則完全不同,《節製》是通過幾個反問給予了直截了當的表達,而《日子》則是采用了一係列的形象和比喻,頗似意象派的詩風,這首小詩詩意很濃,形式很美,蘊意也很深刻,構思想象都很奇妙,宛如天成之作。他的一首四行詩《詩人》正是對他自己詩歌風格的寫照:

    “詩人善於給激烈的思想穿上簡單的言辭。”

    《告別世俗》一詩像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一樣,表達了作者高潔的情懷,他不願意跟汙濁的的世俗同流合汙,願意永遠保持高尚的情操,追求崇高的理想,站在時代的前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