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序言(2/2)

作者:(美)愛默生字數:5108更新時間:2019-09-21 12:06:58

    愛默生的“自然界本是思想的化身,又轉化為思想”的自然觀在愛倫·坡和梭羅的詩歌中得到了生動的體現。所以我在本選集的附錄中間主要是選譯了愛倫·坡、梭羅等的詩歌,以集中表現美國超驗主義詩歌的特點。另外,在附錄裏我也選擇了惠特曼的幾首歌頌人的心靈和靈魂的著名長詩,因為這也是超驗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即將人的精神和靈魂看得重於物質和肉體。愛倫·坡用自然萬物烘托人世間的各種情感,烘托人的精神世界,為此他成為西方象征主義的先驅。他的早期詩作《泰莫萊恩》就是一首這一方麵的代表作,該詩的主題雖然也是那一時代所盛行的:對權力的渴望和受摧殘的愛情,然而,所運用的手法卻是愛倫·坡自己所獨有的。在這裏他的豐富和奇特的想象力把世界萬象和自然萬物都不著鑿痕地調動起來,以表現對愛情的向往和對權力的渴求之間所展開的那一衝突,創造出一副氣派恢弘、美麗動情的巨幅畫麵;在我們欣賞它的同時,詩人也在時刻提醒我們:權力欲無時不在潛移默化地向我們人性中健康的方麵進攻,稍一疏忽,就會叫它乘虛而入。從《情歌》和《致海倫》這兩首抒情短詩裏,見出了作者格外清新和雋永的詩風,一抹浮上新娘麵頰上的紅暈被作者信手拈來,就成了一首令人難忘的小詩。《致海倫》的第一小節用一個似乎與姑娘的美貌不相關的比喻,就能讓讀者引發多少美妙的聯想。《夢裏的夢兒》、《夢》、《致湖泊》(向往彼岸的生活)、《伊茲拉菲爾》(向往天堂的生活)、《安娜貝爾·李》(其最成熟的作品之一,詩風淳樸,感情真摯,少了前三首詩的悲涼和灰色的調子,盡管它也是對過去的一種緬懷),表現了作者在藝術和文學想象力方麵的另一種追求,在這裏作者總是把目光瞥向了過去,因為在他看來,他所擁有的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已封存在過去的歲月裏,他隻有到那兒才能找到它們,因此說到底,作者沉浸在不願意醒的“夢”裏,或者認為紛雜的現實生活隻是“夢裏做著的夢兒”,實質上是他對他所理解的生活美和藝術美的一種不懈的追求。《勒諾麗》表現了作者在美與醜、善與惡之間堅定地頌揚真、善、美的藝術情操。《大烏鴉》是愛倫·坡的代表作,他作為詩人的諸種可貴的品質:豐富的想象力,象征表現手法,情與景的交融,對音律美和意境美的追求,在這裏都得以渾然天成的融會,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帶給讀者一種奇特的藝術享受。《哀悼之歌》描寫詩中主人公失掉戀人後的極度悲傷的情緒,詩中荒涼的景色,主人公與靈魂的對白,古希臘神話和古羅馬神話的活用,以及詩人精心設計出的那一撲朔迷離的情境,都很好地烘托出了主人公在愛人去世後的迷惘恍惚的心情。《鈴鐺聲》也是愛倫·坡膾炙人口的佳作,在這首詩歌裏我們可以看到,隻要作者願意,他可以用多麽輕鬆清新的筆觸和優美的音律來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作者的一種天然的情趣活躍在這首詩的字裏行間。

    愛默生和愛倫·坡的詩歌在國內至今也還沒有得到較為詳盡的譯介,編譯者希望通過這部詩歌選集,能使國人對他們有進一步的了解,給國內詩壇增添一種別樣的情趣。

    王晉華

    於中北大學外語係

    2010年1月1日

    §§第一章 拉爾夫·華爾多·愛默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