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節 兩入軍幕(2/2)

作者:李道英字數:3960更新時間:2019-09-21 12:07:57

    韓愈全家逃到徐州,投奔時任徐、泗、濠三州節度使的張建封。張建封曾當過宰相,故韓愈稱其為“張仆射”。張建封是一個“慷慨負氣”、以功名為己任的人物,又有“禮賢下士”的好名聲。韓愈自稱張建封“與吾有故”,是老相識,故來相投。張建封也真夠哥兒們,不但安排他全家居住在睢水北岸,而且給予了相當不錯的物質待遇。韓愈在其詩中對其生活狀況有詳盡描述:“篋中有餘衣,盎中有餘糧。閉門讀書史,清風窗戶涼。”(《此日足可惜一首贈張籍》)“妖姬坐左右,柔指發哀彈。酒肴雖日陳,感激寧為歡?”(《齪齪》)不但衣食有餘,有暇讀書,而且是酒肴日陳,歌姬侍候,日子不可謂不瀟灑。但韓愈不是庸人,不願吃閑飯,他還是要官做,要事情幹的,這“感激寧為歡”一語,即委婉而又明白地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你給我的優厚的生活待遇,我很感激,但這樣的日子卻不是我所樂意的。以張建封的聰明,不難悟出韓愈是伸手要官做。於是張建封就給了他一個徐州節度推官,加協律郎的職銜,給張建封參謀軍事。

    韓愈是個直性子的人,秉性不改,有見輒言,史稱“發言直率,無所畏避”。張建封官高勢大,就不喜歡別人給自己提意見,而韓愈卻就喜歡給他提意見。如張建封要求幕僚嚴苛,規定了“晨入夜歸”的上班時間,韓愈覺得受不了,理直氣壯地和他討價還價;張建封喜歡打馬球,而韓愈則寫信給張建封,大談打馬球之害:“有危墮之憂,有激射之虞,小者傷麵目,大者殘形軀”。不但說打馬球是高危險運動,容易摔倒受傷致殘,而且還不客氣地批評張建封“諫者不休,執事不止”的頑固態度;他對張建封經常擺酒作樂也時有非議。由於韓愈直言無忌,與張建封時有衝突,關係難以協調,再加上他對百無聊賴的幕府生活厭倦,遂起離開徐州之意。其得意弟子兼侄女婿李翱知其在徐州過得不愉快,致信希望他再回長安以謀發展。韓愈認為:徐州雖非“可樂”之地,張建封也非“大相知”之人,但長安更是讓他心靈深受創傷的可畏之地。徐州待不下去,長安又不願去,幾經鬥爭,最終韓愈決定離開徐州,另謀出路。遂於貞元十五年秋天,罷去幕職,舉家離開徐州,西行至洛陽,結束了兩入軍幕、寄人籬下的生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