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節 抗顏為師(2/2)

作者:李道英字數:3306更新時間:2019-09-21 12:07:58

    文章針對社會上對老師長幼、貴賤的議論,明確提出了“吾師道也”的觀點,“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即是說,不分地位貴賤,年歲長幼,誰掌握了“道”,誰就可以為師。

    文章接著又嚴厲批評了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古之聖人猶“從師而問焉”,而“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遠矣,而恥於從師”;讓自己的孩子讀書識字,而自己“道”之不知,“惑”之不解,則不從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而士大夫之族則找種種借口不從師,其“智”反在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之下。

    文章又說“聖人無常師”。孔子是聖人,猶且“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並以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名言來議論:“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老師不必處處都比學生強,學生不必處處都不如老師,誰有“道”“業”方麵之長,誰就是老師。

    文章最後又表彰了樂於從師求學的弟子李蟠。

    這篇《師說》的主旨在論師。文章確定了“師”的概念,強調了老師的主導作用,提倡“不恥相師”“無常師”,唯道是學,批判了恥於從師求學的惡劣風氣和封建門第觀念,提出了建立能者為師的新的師生關係,大大突破了傳統儒家鼓吹師道尊嚴的藩籬。

    在韓愈生活的中唐時代,他能不顧流俗,不怕笑辱,抗顏為師,是要有巨大的勇氣的。寫《師說》這樣不同流俗的文章,也可以說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

    一篇《師說》是韓愈對從師求學問題的係統闡釋,是對恥於從師求學社會惡習的強烈批判和大膽挑戰;也是對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人格尊嚴的捍衛。麵對強大的社會壓力,韓愈不僅抗顏為師,而且大力弘揚了師道,大大豐富和發展了封建教育理論,其中許多精辟見解今天仍不失為中肯之論。

    韓愈一生四入太學:三為博士(教授),一為祭酒(相當於校長),弟子滿門,他不愧為一位教師的楷模,一位傑出的封建教育家。而其不懼社會壓力,挑戰社會積弊的大無畏精神,尤其值得後人學習。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