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二節 請立皇子固根本(2/2)

作者:李道英字數:3168更新時間:2019-09-21 12:08:36

    嘉祐五年(1060),歐陽修出任參知政事(副宰相),與韓琦共同輔政。此時立太子之事仍未定下來。最後,諫官司馬光和江州知州呂誨致信中書省,請立皇子。此時,仁宗心目中已經有了“可意”者。有一天,奏事者當眾讀司馬光和呂誨二人的上疏。仁宗說:“朕有意久矣,顧未得其人耳。宗室中誰可者?”仁宗說自己早已留意此事了,隻是沒有選好人,問大臣們,宗室子弟中誰可以立為太子。韓琦對曰:“宗室不接外人,臣等無由知之,抑此事非臣下所敢議,當出自聖斷。”意思是說,宗室子弟不與外人接觸,我們不知誰賢,況此等大事,我們也不敢瞎說,應由皇上決斷。於是仁宗就報了英宗趙曙的舊名,並說:“宮中嚐養此人,今三十許歲矣,惟此人可耳。”就這樣,君臣們在金殿上議定了此事。即將退朝,歐陽修又奏曰:“此事至大,臣等未敢即行(立即執行),陛下今夕更思之,來日取旨(明天我們領取聖旨)。”第二天,在崇政殿中,仁宗表示自己“決無疑矣”。眾人又議論該給趙曙什麽官職,當時趙曙正為其生父濮王守喪,眾人商議給他泰州防禦使,判宗正寺。仁宗大喜,但趙曙力辭不就。嘉祐七年二月,趙曙免喪,但仍稱疾不出。至七月,韓琦說:“宗正之命既出,外人皆知必為皇子矣。今不若遂正其名,使之愈退而愈進,示朝廷不可回之意。”眾人稱善。仁宗又問:“今當如何?”歐陽修進言曰:“宗室舊(原來)不顧職事(沒有其具體官職),今有此命,天下皆知陛下意矣。然誥敕(chì,詔令)付閣門,得以不受;今若以為皇子,詔書一出,而事定矣。”仁宗認為歐陽修說的對,於是就降詔,立趙曙為皇子。持續多年的立嗣之爭,就此畫上了一個句號。

    後來仁宗晏駕,英宗(趙曙)即位,海內泰然,謂有磐石之固。宋王朝能夠實現這一平穩過渡,沒有因皇位之爭發生動蕩,歐陽修功不可沒。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