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二節 “六一居士”和“文忠”

作者:李道英字數:2086更新時間:2019-09-21 12:08:43
歐陽修除了“醉翁”的名號外,知名度極高的稱謂尚有“六一居士”和“文忠”。此二稱謂又有何來曆? 歐陽修晚年又自號“六一居士”。英宗即位,歐陽修即多次上表乞放外任,乞避位(辭參知政事之職),未獲批準。神宗即位後,歐陽修在被誣事件真相大白後,又多次請求退位,神宗恩準他辭去參知政事之職,出知亳州(今安徽省亳縣)。神宗熙寧二年(1069),改知青州(今山東省益都縣),兼任京東東路安撫使。王安石變法後,歐陽書上疏批評青苗法的弊端,並擅止執行青苗法,遭到王安石的不滿和朝廷的批評,雖未治罪,但歐陽修對時局更加失望,也更渴望身退,於是又自號“六一居士”以明其誌。何謂“六一居士”?歐陽修在其《六一居士傳》中有詳細記述:“六一居士初謫滁州,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於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一位老翁,置身於琴、棋、書、文、酒之間,即為“六一”。這是歐陽修雖在其位而不想謀其政的生存狀態的真實寫照,也是他自己所能追求到的最大樂趣。在此文中,他也坦誠地對客人訴說自己為“世事”所累之苦:“軒裳珪(guī,玉器)組(指做官)勞吾形於外,憂患思慮勞吾心於內,使吾形不病而已瘁,心未老而先衰”,所以決定離開官場,回到田園,正是歐陽修的不移之誌。 歐陽修於熙寧四年,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致仕,退居於潁州(今安徽省阜陽縣)西湖之濱。熙寧五年病逝,終年六十六歲,追贈太子太師,諡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那麽,給歐陽修的諡號又何以定為“文忠”?這在朝廷給歐陽修的《諡誥》中講得十分明白:“公維聖宋賢臣,一世學者之所師法。明於道德,見於文章,究覽六經群史。諸子百氏,馳騁貫穿,述作數十百萬言,以傳先王之遺意。其文卓然自成一家,比司馬遷、揚雄、韓愈無所不及而有過之者。方天下溺於舊習(駢文),為章句聲律之時,聞公之風,一變為古文,鹹知趨尚根本,使朝廷文明不愧於三代漢唐者,太師之功;於教化治道為最多,如太師真可謂文矣。”“忠,亦太師之大節。太師嚐參天下政事,進言仁宗,乞早下詔立皇子,使有明名定分以安人心……以為朝廷立事。按諡法:道德博聞曰文,廉方公正曰忠。今加忠以麗文,宜為當。”可見,“文”指其道德文章,“忠”指其從政事功。歐陽修既是清官忠臣,又是文壇領袖,諡曰“文忠”,歐公足以當之。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