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三節 風水為喻論作文(2/2)

作者:李道英字數:2974更新時間:2019-09-21 12:08:53

    文中指出:水有各種各樣的形態,“是水也,而風實起之”;風有各種不同表現而人們“不知其跡之所存”,“是風也,而水實形之”。風水相遇,即會形成“殊狀異態”,因此,蘇洵提出了“‘風行水上渙’,此亦天下之至文也”的觀點。蘇洵認為:風與水“無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這是一個獨出心裁的精妙比喻。蘇洵把水比為作家的思想和藝術修養,而把風比為觸發作家創作靈感和衝動的外物,二者不期而遇,相互作用而形成千姿百態的文章,這種沒有任何功利因素幹預而自然產生之文才是天地之間之“至文”(最好的文章)。文章最後又說:“今夫玉非不溫而美矣,而不得以為文;刻鏤組繡,非不文矣,而不可與論乎自然。故夫天下之無營而文生之者,惟水與風而已。”玉石雖然溫而美,但不可稱其有文采;刻鏤雕繪錦繡之物,雖有文采而失之於自然。人世間不勞苦心經營而能有文采者,惟水與風相遇而已。風水如此,作文亦如此,隻有不勞刻意經營而自然成文者,才是最好的文章。

    此文名為給其二哥換字(由“公群”改為“文甫”),實則借一“渙”字來談自己的作文體會。文章比喻巧妙,形象生動,深入淺出地道出了“自然成文”這一千古不變的為文秘訣,令其二子也令後人從中獲益良多。

    §§第五章 曾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