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節 輾轉數郡

作者:李道英字數:2716更新時間:2019-09-21 12:08:56
曾鞏於嘉祐二年(1057)中進士後,即調任太平州(今安徽省當塗市)司法參軍。後又召回京編校史館書籍,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為實錄檢討官。這期間,他對曆代圖書作了大量的整理工作。 曾鞏離開館閣,開始了其十多年的地方官吏生涯。最初是通判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一帶),其後又知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一帶),又徙知襄州(今湖北省襄陽市一帶)、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一帶)、福州(今福建省福州市一帶)。史書稱曾鞏在這幾州期間有政績,今天看來,多為救災、平盜等一般清官循吏的作為。曾鞏在徙知洪州時,曾有《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節推》一詩,詩中說:“憶昔江西別子時,我初折腰五鬥粟(即初做官)。南北相望十八年,俯仰飛光如轉燭。”已明顯透露出自己倦於轉徙的感歎;在赴福州上任之前,他曾有《辭直龍圖閣知福州狀》,到福州後又有《福州上執政書》,書中雲:“轉徙五郡,蓋十年矣,未嚐敢有半言片辭求去邦域之任而冀背朝廷之義……今輒以其區區之腹心,敢布於執事者,誠以鞏年六十,母年八十有八,老母宇食京師,而鞏守閩越,仲弟守南越……”據此,他請求或者回京,或在京郊某郡為官,目的是“諧其就養之心,慰其高年之母”。在福州時,他還上《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閑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狀》,同樣是懇求朝廷照顧他奉養母親的。 大概是由於他多次申請,朝廷曾一度下令,“召判太常寺”,但當他離職上路後,又有詔書“改知明州(今浙江省寧波市一帶)。因此之故,曾鞏又上《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狀》,即希望朝廷恩準他”暫至京師侍母赴任“。但朝廷並未準許他迎母赴任。此後,他又授”移知亳州(今安徽省亳縣一帶),又上《移知亳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狀》:“臣昨任福州,已係遠地,迎侍不得。即今老母多病,見在京師,人子之宜,晨昏之戀,固難苟止(隨便停止)。二者與臣之分,實為迫切……隻乞對移陳蔡一郡,許臣暫至京師,迎侍老母赴任……今臣幸蒙恩詔移守亳州,如臣所請。況亳州去京不遠,欲乞許臣暫至京師,迎侍老母赴任。”言辭懇切之至,但朝廷對曾鞏的一片孝心又未予理睬。神宗元豐三年(1080),曾鞏又徙知滄州(今河北省滄州市一帶),又上《授滄州乞朝見狀》。這次曾鞏不再是一般的乞求照顧養親,而是要求皇上接見。狀中說:“竊念臣遠違班列(朝班的行列,此指朝官)十有二年,伏遇陛下神聖文武,當天受命……而臣曾未得須臾之間進望清光(未能有片刻功夫得見聖顏),竊不自揆(kuí,揣測),願奉德音,犬馬之情,固非一日之積。今將至京師,伏望聖慈,許臣朝見。”由於他的懇請,神宗召見了他。但由於召見時自己“不敢率然以對”,言猶未盡,於是他又上《乞登對狀》。登對,就是上朝去直接對答皇帝的詢問,就是想再和神宗麵談。這一願望雖未實現,但宋神宗大概還是動了惻隱之心,於是曾鞏便留在京師,“勾當(主管,料理)三班院(宋代官製,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為三班)。”而未去滄州赴任,從而結束了他為時十多年、輾轉六七郡的地方官吏生涯。 曾鞏一生為官二十餘年,但做京官的時間少,在地方上的時間多。盡管他多次以養親為由表示不願遠仕,但身不由己。當他返京任職,得以和老母(繼母)共享天倫之時,上天留給他的時日已經不多:曾鞏元豐三年(1080)返京,其母即於元豐五年(1082)去世,而他自己也在元豐六年卒於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一帶)。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