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節 烏台詩案(2/2)

作者:李道英字數:3756更新時間:2019-09-21 12:09:15

    皇甫遵奉命,日夜兼程奔赴湖州。蘇軾在京友人雖火速將這一消息轉告蘇軾,但蘇軾也無能為力。皇甫遵衝入湖州知州公堂,蠻橫之極。蘇軾以為自己罪重必死,請求回後堂與家人訣別。皇甫遵冷冰冰地說:“不至如此。”但蘇軾還是被抄了家,所作詩文被一一搜查。宋人孔仲平在《孔氏談苑》卷一中說:“頃刻之間,拉一太守,如驅犬雞。”當時之情狀,可想而知。蘇軾被捕入獄,蘇轍、王鞏、張方平、黃庭堅、範鎮、司馬光、曾鞏等數十人受到牽連。

    蘇軾在禦史台獄中被政敵窮究,必欲置之死地。蘇軾雖寫了洋洋萬言的《供狀》,交代了自己的“譏諷文字”,政敵仍窮追不舍。雖有多人上書論救,也無濟於事。最後還是神宗皇帝憐愛,認為詩人之詞不可概以反對新法論。據葉夢得《石林詩話》載:“元豐間,蘇子瞻係大理獄,神宗本無意深罪子瞻。時相進呈,忽言蘇軾於陛下有不臣之意。神宗改容曰:‘軾固有罪,然於朕不應至是,卿何以知之?’時相因舉軾《檜詩》‘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未能蟄龍知’之句,對曰:‘陛下龍飛在天,軾以為不知己,而求地下之蟄龍,非不臣而何?’神宗曰:‘詩人之詞,安可如此論?彼自詠檜,何預朕事?’時相語塞。”神宗之祖母曹太後等也出麵替蘇軾說情,連已退休的王安石也說:“豈有盛世而殺才士者乎?”最後蘇軾得以從輕發落。蘇軾此案最後的結案報告是:“奉聖旨:蘇軾可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充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烏台詩案是北宋第一起因作詩而獲罪的文字獄。至此,烏台詩案告一段落,蘇軾在獄一百三十天,未作刀下之鬼,而“荷蒙聖恩”出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