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八節 “三白”故事

作者:李道英字數:2468更新時間:2019-09-21 12:09:22
據朱弁《曲洧舊聞》卷六載:“東坡嚐與劉貢父言:‘某與舍弟(蘇轍)習製科(準備製科考試)時,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複信世間有八珍也。’貢父問三白,答曰:‘一撮鹽,一楪生蘿卜,一碗飯,乃三白也。’貢父大笑。久之,(劉貢父)以簡(請帖)招坡過其家吃皛(xiǎo,一讀jiǎo,潔白)飯。坡不省憶(不記得)嚐對貢父三白之說也,謂人雲:‘貢父讀書多,必有出處。’比(等到)至赴食(去吃飯),見案上所設(擺放),惟鹽、蘿卜、飯而已。乃始悟貢父以三白相戲笑。投匕箸(動用刀叉筷子),食之幾盡。將上馬,雲:‘明日可見過(到我家去),當具毳(cuì)飯奉待(招待)。’貢父雖恐其為戲,但不知毳飯所設何物。如期而往。談論過食時(過了吃飯時間),貢父饑甚,索食(要東西吃)。坡雲:‘少待。’如此者再三,坡答如初。貢父曰:‘饑不可忍矣(餓得受不了啦)!’坡徐(慢慢地)曰:‘鹽也毛,蘿卜也毛,飯也毛,非毳而何(不是毳飯是什麽)?’貢父捧腹曰:‘固知君必報東門之役(指吃皛飯),然慮不及此也。’坡乃命進食,抵(到)暮(天黑)而去。” 蘇軾給劉貢父講自己和弟弟蘇轍準備製科考試時的艱苦生活,但為了功名,心思都花在準備功課上,不但不覺得苦,反而戲稱之為“三白”。劉貢父聽後大笑,是覺得窮知識分子真會窮開心,於是就想以此來開個玩笑,耍蘇軾一把。過了很久,劉貢父發簡請蘇軾到家裏吃“皛飯”,蘇軾早已把對劉貢父說“三白”之事忘到了腦後。雖不知何謂“皛飯”,但想到劉貢父讀書多,學問大,此飯一定有說頭。等到吃飯的時候,飯桌上擺著的隻有鹽、蘿卜和白米飯。蘇軾這才恍然悟到自己上了劉貢父的當。但自己曾說過:吃“三白”飯“甚美,不複信世間有八珍”的話,於是硬著頭皮,把這頓“三白”飯幾乎吃個精光。 蘇軾吃了“啞巴虧”,自然不服氣,於是心生一計,回請劉貢父次日到自己家去吃毳(cuì,鳥獸的細毛)飯。劉貢父雖然意識到蘇軾可能會戲弄自己作為報複,但終不知這“毳飯”為何物。第二天劉貢父如約而至,過了吃飯時間,也不見蘇軾開飯。劉貢父肚子餓得咕咕叫,多次請求吃東西,蘇軾總讓他等著。劉貢父餓得實在受不了啦,蘇軾才慢條斯理地說:“鹽沒有,蘿卜沒有,白米飯也沒有,這不是‘毳飯’是什麽!”劉貢父一聽,捧腹大笑,說:“我本來就想到你會報複我,但你這一招是我沒考慮到的。”至此,東坡才讓人端上飯來,二人盡歡,至晚而散。 原來,劉貢父有學問,開了蘇軾一個玩笑;蘇軾學問也不差,以牙還牙。南方人將“無”字讀為“模”,又將“模”字誤讀為“毛”。蘇軾給劉貢父不上鹽,不上蘿卜,也不上米飯,是“三無”,三個“無”等於三個“毛”,所以這“毳飯”就是什麽也沒有。這讓劉貢父也大嚐了餓肚皮的苦頭。 劉貢父利用“三白”搞了一次文字遊戲,杜撰出一頓“皛飯”,讓蘇軾又吃了一次“憶苦思甜飯”;蘇軾則巧用文字讀音的變化,弄出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毳飯”。可見,文人學問大,開玩笑也高雅。兩位大學問家都認認真真地讓對方上了一次當。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