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節 應製科直諫仁宗(1/2)

作者:李道英字數:3486更新時間:2019-09-21 12:09:31

    蘇轍(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蘇洵之子,蘇軾之弟,世稱小蘇。嘉祐二年(1057),年僅十九歲的蘇轍,與兄同榜登科。四年後,又中直言極諫科,出任大名府推官。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主動要求放外任,曆任河南推官、陳州儒學教授、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簽書判官等職。後受蘇軾“烏台詩案”的影響被貶監筠州鹽酒稅。哲宗即位後,高太後起用舊黨,蘇轍被召入京,任右司諫,後遷禦史中丞,尚書右丞,進門下侍郎(副宰相)。哲宗親政後,新黨又上台,蘇轍又被貶知汝州、筠州,又遷化州別駕。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舊黨再度掌權,蘇轍恢複大中大夫官職,後告老罷官,築室於許昌,自號“潁濱遺老”。政和二年(1112)病逝,享年七十四歲。南宋時,追諡“文定”。

    蘇轍思想較為複雜,早年以儒為主,關心時事,關心民生;晚年辭官家居,篤信佛、老,喜談性理,有將玄學、禪學和理學合一的趨勢。

    蘇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學理論方麵,提倡“養氣”之說。其文眾體兼長,尤長於記敘。其文章“汪洋澹泊,深醇溫粹,似其為人。”(劉大漠《欒城集·序》)“汪洋澹泊,有一唱三歎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蘇軾《答張文潛書》)其創作成就不如其兄,但也是一位很有特色的作家。

    有《欒城集》傳世。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蘇轍參加了直言極諫科考試。八月,翰林學士吳奎、龍圖閣直學士楊畋(tián)、禦史中丞王疇、知製誥王安石考試製科舉人於秘閣樓。後仁宗又禦崇政殿策試製科舉人。當時仁宗年事已高,蘇轍憂慮皇上倦於勤政,於是極言得失,對於禁中(宮中)之事,尤為激切。蘇轍說:陛下在位三十餘年了,經常憂慮國事嗎?我讀製策,看到您有憂懼之言,但“竊意陛下有其言耳,未有其實也。”從前,在寶元、慶曆年間,西夏入侵,“陛下晝不安坐,夜不安席,天下皆謂陛下憂懼之心如周文王。然自西方解兵,陛下棄置憂懼之心已二十年矣。古之聖人,無事則深憂,有事則不懼……今陛下無事則不憂,有事則大懼,臣以為憂樂之節易矣。”又說:“近歲以來,宮中貴姬至以數千,歌舞飲酒,優笑無度。坐朝不聞谘謨(討論商酌),便殿無所顧問。三代之衰,漢唐之際,女寵之害,陛下亦知之矣。久而不止,百蠹將由之而出。內則蠱惑之所汙,以傷和伐性;外則私謁之所亂,以敗政害事。陛下無謂好色於內,不害外事也。今海內窮困,生民愁苦,而宮中好賜不為限極,所欲則給,不問有無。司會不敢爭,大臣不敢諫,執契持敕,迅若兵火。國家內有養士、養兵之費,外有契丹、西夏之奉,陛下又自為一阱以耗其遺餘,臣恐陛下以此得謗,而民心不歸也。”蘇轍當麵指斥仁宗不憂國事,胸無遠慮,每天專寵女色,優樂無度,致使“司會不敢爭,大臣不敢諫”,國家內外交困,百姓水深火熱,而皇上奢靡無度,勢必導致“民心不歸”。這些話句句切中要害,充分表現了蘇轍關心國計民生,犯顏直諫的勇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