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二節 宋代五帝論蘇軾(1/2)

作者:李道英字數:3312更新時間:2019-09-21 12:09:30

    蘇軾生活於北宋,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徽宗即位一年,他即與世長辭。這一時期正是北宋社會矛盾尖銳,革新與保守勢力激烈鬥爭的時期。蘇軾一生卷入新舊黨爭的漩渦,曆盡坎坷,但他的文學才華,不但為世人所公認,而且也為最高統治者所青睞。

    蘇軾於仁宗嘉祐二年(1057)以優異成績考中進士,“三蘇”名動京師;嘉祐六年(1061)在歐陽修推薦下參加“賢良方正能言極諫科”考試,作《王者不製夷狄論》等六論,其文章“文義粲然,時以為難”(蘇轍《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殿試入第三等。宋代的製科考試,一、二等為虛設,從來沒有人考入,所以第三等實為最高等級,且入宋以來,取入第三等的隻有吳育(1004—1058)和蘇軾二人。考試結束後,仁宗讀了蘇軾和蘇轍的製策後,非常興奮,說:“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矣!”(《宋史·蘇軾傳》)時年二十六歲的蘇軾,能讓皇帝以“宰相”相期許,這是何等的榮耀?蘇軾雖最終未能成為宋朝的宰相,但也官至禮部尚書、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製誥,距宰相也隻一步之遙。

    英宗即位之初,聞蘇軾之名,欲召入翰林知製誥,宰相韓琦以所給官位太高,眾人未必降服為由勸阻,英宗建議讓蘇軾修起居注,韓琦仍認為官職太高,應通過考試給一個館舍的職務。英宗說:“未知其能否故試,如蘇軾有不能耶?”考試結果,蘇軾複入三等,得直使館。

    神宗即位,召執政大臣到天章閣議論官員任命事宜,對宰相王珪、蔡確說:“國史重任,可命蘇軾成之。”後又論到著作郎一職,神宗說:“此非蘇軾不可。”對蘇軾極為重視和信任。烏台詩案後,禦史台要置蘇軾於死地,神宗以詩人之詞不可概以反對新法論為由,替他開脫;蘇軾被貶黃州後,神宗每憐之,並多次想重用他,均被執政者所阻止。後來蘇軾在哲宗朝任翰林學士,一日,宣仁太後召見並問蘇軾何以能任此職。蘇軾回答說:“遭遇陛下(宣仁太後)”“出自官家(指哲宗)”。宣仁太後說:“不關老身事”“亦不關官家事”,“此是神宗皇帝之意”。(見王鞏《甲申雜記》)可見神宗一直有意重用蘇軾。“神宗尤愛其文,宮中讀之,膳進忘食,稱為天下奇才。”(《宋史·本傳》)就是說,神宗用膳時,如果筷子停住不動了,那一定是在看蘇軾的妙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