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7. 以推讓為利銳,以自修為棚櫓

作者:張曦字數:1764更新時間:2019-09-21 16:54:13
原文 禍福之機,可不慎哉!是故,君子之求勝也,以推讓為利銳,以自修為棚櫓;靜則閉嘿泯之玄門,動則由恭順之通路。是以戰勝而爭不形,敵服而怨不構。若然者,悔吝不存於聲色,夫何顯爭之有哉?彼顯爭者,必自以為賢人,而人以為險詖者。實無險德,則無可毀之義;若信有險德,又何可與訟乎?險而與之訟,是柙兕而攖虎,其可乎?怒而害人,亦必矣! ——劉邵《人物誌·釋爭第十二》 譯文 禍福的微妙機變,怎麽能不慎重對待!因此,君子求勝的辦法,在於用推讓而求銳利的優勢,把修養自我作為自存自渡的方法;靜居無事則關閉於沉默無爭之玄妙門聽之中,行動舉事之時則遵循恭敬柔順之通達路徑。因此,戰能獲勝而其爭戰不顯其形,敵人能屈服而怨恨不會構成。果真能如此,聲音表情上不見悔恨的表情,又有什麽公開的爭奪呢?那些明爭的人,定然自以為是賢德的人,而認為他人險惡不正。如果實際上沒有險惡心意,則沒有詆毀的道理;若確實有險惡心意,又有什麽號與之爭辯的?其人用心險惡,卻於之爭辯,是像用籠子關起犀牛而孤身抗猛虎的做法,難道可行嗎?惹其發怒而害人,是必然之事! 縱橫家智慧故事 公元前518年的某一天,吳楚兩國邊境發生了一件邊民糾紛。吳國邊邑卑梁(今安徽天長縣西北)與楚國邊邑鍾離(今安徽鳳台縣東北)毗連,都種桑育蠶,一吳女與一楚女因爭桑樹發生口角,繼而扭打。這樣的爭執,本來隻是一件很平常的民間糾紛,正常情況下,應是一個獄吏就能平息的。但是,在兩國交惡的大環境下,事態迅速擴大化。兩個女子的家人氣憤之下互相攻殺,結果楚女家人殺死了吳女家人。卑梁大夫聽說後,一怒之下征發邑兵攻打鍾離。恰巧,楚國擴建了舟師,楚平王自將東巡,聞變大怒,當即發兵攻破卑梁。楚平王的隊伍浩浩蕩蕩地轉悠了一圈,以為達到了威懾吳人的目的,就奏凱回國了。吳國邊邑被滅,吳王聞聽大怒,立即派公子光征伐楚國,攻克居巢、鍾離二城。楚王害怕了,趕緊遷都遠離吳國。 小人不能忍小忿之故,終有赫赫之敗辱。二女爭桑至於滅邑,實在是不可思議。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