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2、教育不能承受之(1/5)

作者:高明山字數:31806更新時間:2019-09-21 19:49:07

    回顧新中國教育史,國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恐怕要首推20世紀以來了。的確,近20多年來,從貴族學校的誕生引起廣泛爭論;到擇校熱的高潮一波高過一波,屢禁不止,愈演愈烈;到教育公平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議論的中心,以至於連續數年的“兩會”上,關於教育問題的提案占所有提案中比重最大;再到越來越多的家長不惜放下手頭工作,背井離鄉,陪孩子去異地名校讀書。中國民眾對教育的關注、重視程度達到了曆史上空前的高度。與此同時,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教育的重視、關心、支持熱情也空前高漲,教育的基礎設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也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著實讓一度淪為“臭老九”的教師們體麵了幾年、風光了幾年、自信了幾年、也自豪了幾年。但是,好景不長,也就幾年而已。很快,體麵、風光、自信、自豪,都變成了惶恐、自責、煩悶和不堪重負了。因為,任何事情關注的人越多,挑剔的人就越多;重視的人越多,指責的人就越多;關心的人越多,責難的人就越多;支持的人越多,期望的人就越多。這似乎是很符合辯證法的一個規律,問題是當所有的挑剔、指責、責難、期望,鋪天蓋地、同時都加在教育身上時,教育就淪為不堪重負的境地。

    一、質量――教育永遠背負的重壓

    “質量是立校之本”、“質量是學校的生命”,這些常常出現在各級教育行政長官講話中的口號,似乎已經成為顛撲不破的真理。然而,他們口中的所謂質量到底指什麽?說穿了就是升學率,就是考試成績,也就是“應試教育”的評價思維。這種評價思維,加給學校校長、教師的壓力遠遠要比學生受到的壓力大得多。而且,越是貧困的地區,人們對子女考上大學、通過跳出農門、改換門庭,來擺脫貧困的期望越大,相應的加於教育的壓力就越大。

    在“應試教育”的評價體係下,來自家長、政府和社會的壓力像“三座大山”一樣長年累月壓在校長和教師頭上,很難有喘息的機會。尤其是來自市、縣、鄉、校之間的評比、排隊,給校長和教師造成的壓力更是巨大。在西部地區,每年高考成績揭曉前後那段時間,都是高中教師、校長,甚至包括教育局長們,必須麵對的一道坎。一旦哪年成績不好,全社會都在議論,指責、刁難,甚至漫罵都會有。政府也要考慮是否撤換高中校長、教育局長,是否要處理教師。有的地方幹脆在中小學實行末位淘汰製度,把評比區域內學生成績在最後的老師和校長淘汰出去。末位淘汰製度甚至發展到了淘汰倒數一、二名,甚或倒數第三名也會被淘汰。這一切像一雙無形的黑手在卡著校長和教師的脖子,使他們寢食不安。為了自己的生存,他們隻好把自己所受到的重壓再無限地放大,轉嫁到孩子們身上。

    於是,孩子們的壓力就來了。從牙牙學語開始,父母們就開始了他們有些愚蠢的計劃。每位父母無一例外地從背唐詩、算一加一開始,以孩子能背上幾首、幾十首唐詩,會背幾個算術口訣為榮,為評判聰明與否的標準。等孩子上幼兒園、小學,老師們就開始重複起了他們那古老的故事。上課孩子必須坐得筆直,沒有老師的允許是絕對不能發言的。有的老師上課時,為了限製孩子亂動,或者為了看上去課堂整齊,要求孩子們把小手背到背後。孩子學的無非是像“鋤禾日當午……”和“一、二、三、四、五”這些毫無想象力的東西,至於孩子能理解多少並不重要,隻要鸚鵡學舌地能讀、會背即可。到了中學時代,也就進入了“題山題海分為命,學海無涯苦作舟”的漫漫長夜之中。老師用最聰明也是最愚蠢的方法,讓學生在生搬硬套中,在死記硬背中把鐵棒磨成針;用最辛苦也是最無效的方法把學生當作一隻隻鴨子在填著、灌著,結果,老師累得腰酸背疼胃下垂,還弄得“鴨子們”個個“消化不良”。填出的“鴨子們”都是一個模樣,老氣橫秋,死氣沉沉,沒有個性,沒有自主意識,沒有創新意識,更談不上有創新能力。

    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教師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教師的身體素質是教師素質的一個重要表象。健康的體魄,幹練、敏捷的動作,充沛的精力,豁達的胸懷,堅強的意誌,能感染學生的學習興趣。反之,如果一個教師萎靡不振,少氣無力,精神倦怠,不思進取,必然會使學生進入一種低迷、消沉的學習狀態。所以教師的健康與否,和學生的學習狀態有著直接的關係。

    然而,受“三座大山”的壓力,中小學、尤其是農村教師目前的身體狀況令人擔憂。據國家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對全國14個地區168所中小學的2292名教師進行的抽樣檢測,發現有52.23%的教師存在心理問題。專家們分析教師心理不健康的首要原因是因為“工作繁重,心理壓力大”。造成教師大量存在心理疾患的原因並不在於教師工作之苦,而是評價機製帶來的壓力。教師教學質量決定教師的評優晉級和獎金發放,甚至關係到個人“飯碗”。有調查顯示,教師中患咽喉炎的比例占80%左右,患胃腸道疾病的比例為30%左右,患頸肩腰椎類疾病的比例為22%左右。另外,心腦血管類疾病、靜脈曲張、內髒下垂、神經衰弱、眼病等由職業因素引起的生理性疾病仍然在蠶食著教師的健康,並且愈來愈嚴重。

    有專家分析,造成教師身體狀況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四個:

    第一,教師工作環境的影響。教師整天與粉塵為伴,造成呼吸道疾病患病率很高,同時由於工作中很少有鍛煉身體的機會。一位高中數學老師告訴我,由於“語、數、外”是主課,所以他每天要上4―5節課,加上備課、批改作業,一天下來,渾身就像散了架一樣。不要說鍛煉身體,就是有點時間,也累得沒勁了。

    第二,中小學教師超負荷工作的情況比較嚴重。這方麵,農村教師比城市教師負擔重,中年教師比青年教師負擔重。據調查,農村教師每天平均工作在11小時左右。由於工作量大,導致教師長期積勞成疾,患上各種疾病。

    第三,教師心理普遍壓力過大。受質量壓力的困惑,很多教師患上了嚴重的失眠、精神焦慮症,甚至形成心理障礙和教學恐懼症。

    第四,教師的收入普遍較低。尤其是在西部農村,許多教師長期處於生活困頓之中,身體長期處於營養不良狀態。有病能拖就拖,能忍就忍,直至小病拖成了大病。在西部農村,教師幾乎得不到有組織的體檢,他們的教學成績有人層層把關,他們的身體卻很少有人過問。

    教師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著教學活動。且不說一個病懨懨、少氣無力的教師,無形中會給學生傳遞一種頹廢、消極的信息。如果一個教師沒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他又何嚐會有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坦蕩的胸懷、豐富的情感、樂觀的態度和開朗的性格?可以想象,他的學生從他那裏得到的也隻能是一些殘缺和畸形的東西。

    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擔負著更為重要的育人重任,沒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他的學生又何談健康、茁壯成長?在西部農村,曾經有一位老師寫給媒體一封信說:我每月隻有300元的工資(應該是一位工資比較高的農村代課教師),很多時侯還不能按時發放,難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買不起新衣服,看不起病,而教學工作又十分繁重,心理壓力十分巨大,窘迫的生活狀況已經到了快讓我失去尊嚴的地步了!連病都看不起的我,談何去育人?我們隻能做一個破爛不堪的知識傳授機。

    2000年初,教育部曾多次下發減負令,要求減輕學生和教師的負擔,將近10年過去了,學生的負擔有增無減,教師的負擔越來越重了,原因何在?這與公民的功利教育思想、教育行政部門的功利教育理念、考試評價體製的單一等等不無關係。評價製度一天不改,教師的壓力就一天得不到緩解,教師的壓力得不到緩解,學生的負擔也就得不到解除。

    2000年,一家省級報紙曾刊登過題為《骨幹教師頻頻累倒,是教育之幸還是不幸》的文章,《中國青年報》發表的《當教師還有什麽意思》,曾引起了全國教育工作者的關注與反響,並共同呼籲為教師鬆綁,關心教師的健康問題。然而,時至今日,教師的生存狀態仍然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既有苦勞,更有疲勞。我們的教師仍然在經受著重壓的煎熬,學生仍然處於“三座大山”的重壓之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