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節 序言

作者:石建旺字數:2248更新時間:2019-09-21 21:32:54
王玉聖 欣悉由長治市廣播電視台搜集整理的電視文化叢書《故事上黨》即將付梓,可喜可賀。欣喜之際,為之縟言為序。 《故事上黨》在表現手法上繼承傳統、有揚有棄,以講述的方式,將近兩百個故事一線串珠,但又各自成篇,自成一體,互不影響;在內涵上,它突出了地域性,將當地厚重的文化底蘊與現實生活相碰撞的火花,注入時代的氣息,進行全方位、個性化講述。這裏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故事長治市電視台曾全部拍攝成電視片,這從一個側麵反映出我市的電視宣傳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有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在宣傳形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實現了由立體媒介向平麵媒介更廣泛的轉移,達到了宣傳效果的最大化。 上黨是一個有著悠久曆史文化的地區,更是一座產生精彩故事的寶庫。古往今來,形形色色的故事此長彼消,流傳甚多且廣,不少膾炙人口的故事,像口頭語一樣流傳在廣大群眾的口中,傳播於鬧市僻壤,為人們的生活增加了無盡的樂趣。盡管不少故事人們完全可以不知其出處,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這反映出區域性故事文化對區域內人們的影響程度。可以不誇張地說,沒有一個人,包括未讀過書的人,沒受過它的影響。《故事上黨》的麵世正是得力於此。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腦。主腦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故事亦然。但凡故事,如果隻是為一人所講,為一事而講,盡管這個故事講得天花亂墜,也如散金碎玉。反之,如果故事是為眾人所講,為推進社會和諧而講,為在現實生活中產生共鳴而講,那麽,故事也就“屋有梁撐”。如《西廂記》中的故事全因張君瑞一人而起,以“白馬解圍”為主線展開內容。但主題卻反映的是元朝統一中國後,社會經濟得到發展,人們在大的社會環境下,對愛情、婚姻自由的美好向往與對封建禮教的抗爭。這個主題,顯然對推動社會進步有重要的意義。《故事上黨》成書的本意,也與此異曲同工。盡管它與前者在諸方麵皆不可同日而語,但在故事中注入了時代新元素,使故事寓教於樂,寓樂於教,教樂相長,對推動地域性先進文化的發展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故事上黨》共分上、中、下三冊,把地域內發生的故事歸為一黨,所講內容,以短見長,口語為主,少修飾,多白描。起句開門見山,直入主題;正文一脈相承,少枝節;結尾當收就收,不拖泥帶水。整體上結合地域內人們聽、說、看故事的傳統習俗,融入了豐富的地域性俚語方言,彰顯出濃厚的地域特色。然而,本書所講故事,涉及古今的方方麵麵,有的故事流傳版本甚多,所以隻能“歸本正源,擇善而從”,而不能全麵兼顧。然,瑕不掩玉,本叢書為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所發揮的潛在作用還是值得標榜的。 (作者係山西省長治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