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一節 羌營(1/2)

作者:石建旺字數:3636更新時間:2019-09-21 21:33:00

    沁縣有一個看似普普通通的村莊,村子裏現住著二十三戶人家。他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和周圍其他村子的人沒有什麽不同。奇怪的是,當地人都說,這個村裏的人和別村的人不一樣。

    怎麽個不一樣呢?據說,這個村裏不管男女老幼,個個都很好鬥,動輒就與周圍村裏的人群體打架。令人不解的是,每次都是他們贏。於是有人說,他們打起架來非常團結,就像訓練有素的軍隊。還有人說,他們中很多人都會武功,招招狠辣。因此,別看這個村子小,就連周圍大村的村民也不敢去招惹。

    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村並不像中國傳統村落一樣按家族聚居,而是全村二十三戶人家四分五裂地各住各的,而且每家的姓氏都不一樣,誰家也沒有自家的家譜,更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來自哪裏,他們的祖先又是誰。

    究竟是什麽原因,使這些看似毫不相幹的人,聚集成一個整體呢?

    唯一留給人們接近事實真相的線索,似乎隻有這個特別的村名——羌營。據說,這個名字自古有之,可至於從什麽時候開始有的卻無人知曉。這是否意味著他們和幾千年前中國的古羌人,有著某種非同尋常的聯係呢?六十八歲的郭來印,有源自祖傳的石刻手藝,奇怪的是,他們家並不靠石刻維持生存。一門從不用來謀生的手藝,卻能代代相傳,顯然令人費解。老人說祖上遺留下來的石刻,絕大部分在幾十年前已經毀壞。在保存下來的石刻中,人物形象的發型、麵部特征,讓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屬於遊牧民族。這是否是在向人們提示羌營村人就是羌人的後裔呢?如果是,這支羌人又是什麽時候,又為什麽來到這裏呢?

    炎帝和皇帝,被視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因此,我們也稱自己為炎黃子孫。據《國語》記載,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為姬,炎帝為薑,而“薑”在甲骨文中和“羌”其實是同音同意的字,作為姓氏就稱為“薑”,作為部族名稱則為“羌”。因此,史學家們都認同,薑姓炎帝部落,就是羌人的一支。如果這種說法屬實,這支羌人很可能與今天的羌營村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據考證,距今四千多年前,處於漁獵狀態的炎帝部落,因為氏族不斷擴大,已經難以在薑水生存。於是,炎帝就帶著自己的部族,開始了向東方漫長而又艱難的遷徙,並最終找到了五穀,開創了澤被後世的農耕文明。可是炎帝找到五穀的地方究竟在哪裏,史料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那麽,它有可能在沁縣這個小山村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