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五節 伏貴(1/2)

作者:石建旺字數:3682更新時間:2019-09-21 21:33:02

    沁源,有一個古老的小山村——伏貴村。說起這個村,可是吉村祥地。為什麽這麽說呢?這個村名來曆非常奇特,傳說漢朝王莽追殺劉秀時,劉秀曾在村裏過夜,躲過一劫,後人就取“貴人伏於此”之意得名“伏貴”村。除此之外,它還跟一個著名的人物有關,誰呢?就是那個“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介子推是何許人?“割股奉君”又是怎麽回事?這就是故事要講的。

    故事發生在戰爭頻繁動蕩不安的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逃避動亂,和介子推等臣子踏上了流亡之路。當時的介子推隻是重耳的一名普通家丁,他們一路上風餐露宿,食不果腹,衣不遮體,重耳饑餓下,暈了過去。有一天,介子推給重耳捧上了一碗肉湯,重耳食後驚喜地問:“你從哪裏弄來的這美食,好香,好香!”介子推沒做解釋,重耳吃完肉湯,隻覺精神好多了,漸漸康複過來。後來,重耳輾轉得知,那碗肉湯的肉,原來是介子推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來的,後來就演繹成了曆史上有名的“割股奉君”故事。十九年後,重耳成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們大加封賞,唯獨忘了在自己在最失意時割肉給自己吃的介子推。當時,有人在晉文公麵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想起此事,非常愧疚,馬上派人去請介子推,要給他嘉獎封官。可是,派去的人去了幾趟,介子推就是不來,晉文公隻好親自去請,當他來到介子推家時,隻見大門緊鎖。原來,介子推已經回了鄉下,背著他的老母親上了綿山,過上了隱居生活。晉文公心不甘心,讓禦林軍上山搜索,一直也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麵點火,留下一麵,介子推就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覺得這主意不錯,於是下令放火燒山,誰知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不見介子推出來。大火熄滅後,人們上山一看,介子推與老母親抱著一棵大柳樹被火燒死了。

    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是悲痛萬分。為了紀念這位舍身救君以及不言祿的賢臣,他追封介子推為“潔惠侯”,並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綿山所有的田地都叫“介田”。還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隻能吃生冷的食物。

    伏貴村的老百姓傳說,介子推死後的當天,伏貴村出了件怪事。有一個老者來到村裏,見人就說:“今天請把你們家的牲口喂飽,晚上我借用一下,還請村民互相轉告。”到了晚上,老百姓家的牲口吃得是肚子溜圓,隻等著老者前來借用,可左等右等,始終不見那個老者出現,大家也就忘了此事。誰知第二天一大早,老百姓發現自家的驢呀馬呀全都是大汗淋漓,氣喘籲籲,好像才幹完一件繁重的體力活一樣。同時,有人也發現了在距村一點五公裏的墓溝地帶,一夜之間冒出個墓地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