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二節 大葉茶(1/2)

作者:石建旺字數:3496更新時間:2019-09-21 21:33:11

    說起茶文化,那是各地有各地的特點。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大多和茶有淵源的地方皆因當地是產茶之地。可是有這麽一個地方,那裏雖不產茶,但當地人卻嗜茶如命,買茶不論兩,而是論斤,用簍裝。下麵這個故事要講的就是屯留人與他們所鍾愛的大葉茶。

    屯留縣的人們,對大葉茶的喜好簡直可以說到了“可以一日無米,卻不可一日無茶”的地步。在他們的腦子裏似乎已經沒有什麽龍井、鐵觀音、毛尖等等茶葉的概念,眼中隻有大葉茶和小葉茶之分。但凡有客,他們隻會豪爽地問“你是要大葉茶還是小葉茶”,而不會問要喝什麽牌子的茶,似乎這世間除了大葉茶外,其餘的都是小葉茶了。

    如此說來,這大葉茶一定是上好的東西了,不然怎會讓屯留人如此鍾愛?其實,他們所喜愛的大葉茶,大多是從安徽皖南一帶買來的一種名叫“霍玉黃”的茶葉。據說這是在秋霜過後采摘的最後一茬,在茶的家族中實在是排不上號。其成分除了大而老的茶葉外,還有一些細小的枝枝杈杈,顏色黑、性寒,枝葉摻雜,價格也很便宜。就是這樣一種外來茶,卻引得屯留人萬般垂愛,其中必有緣由。

    在屯留,大葉茶可謂曆史悠久。當地有一個典故,說很久以前,屯留境內的蓮花湖畔,有一張姓老漢,臨湖擺了一個水攤,奉行善事,免費供四方客人解渴。有一日,一位身穿絳紫色衣衫,牽一匹絳紫色馬的年輕人前來討水喝,並隨手從馬背上取出一塊黑磚狀物品,掰下幾片黑葉放在碗中,讓張老漢將開水衝入,霎時香味四溢,碗中水也變成了醬紫色。年輕人請在座的人品嚐,大家輪替連飲數碗,水色才漸次變淡。有人便好奇地問:“此為何物?”年輕人說:“茶。”說罷,竟放下整整一包“黑磚塊”揚長而去。張老漢將包裹打開,發現一塊絲帛上畫有燒水、放茶、泡茶、倒茶和喝茶的程序,並題詩一首:“本人本是茶仙子,雲遊四方找茶水,黑塊名曰‘霍王黃’,產地就在安徽地。好茶須配上好水,幫助消暑提精神。”最後還附有一句“水攤改茶館,茶葉自會到”。從此,凡過此地的人都會飲此茶一杯。後來,安徽的大葉茶商紛紛來此,打開了一條茶葉貿易的通道。現在屯留境內,那條古老的茶道上依稀可見的車轍,足以證明當時的需求之甚。這大葉茶雖產於安徽,但市場卻在屯留和安澤兩縣,也許就因為隻有這裏的水才能把大葉茶泡得幽幽香甜,教人感悟更多的生活情趣。但凡喝過大葉茶的人都知道,同一包‘霍山黃’,去到外地,所泡出的茶水還真就沒那個味。看來這大葉茶能在屯留這塊寶地流傳至今,麟山絳水可是功不可沒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