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三節 南峰村(1/2)

作者:石建旺字數:3526更新時間:2019-09-21 21:33:12

    上個世紀80年代,襄垣縣古韓鎮的南峰村,有一位叫連樹文的老人在村邊的南羅山附近,意外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秘密。從而,村裏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

    連樹文老人到底發現了什麽,是什麽給這個普普通通的小山村籠罩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其實,連樹文老人的驚人發現就是些陶製碎片。不過,千萬不能小看了這些碎片,它們都有上千年的曆史了,最少的也在三千年以上,都是些非常珍貴的古文物。除了這些,連樹文老人還發現了大量的石器、骨器等。在驚異萬分的同時,他趕緊聯係了博物館的專家。專家來到南峰村看到連老收集到的瓦瓦罐罐,不看不要緊,一看個個都驚呆了。

    通過專家仔細鑒定,認定連老這些意外的發現,竟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遺存。專家通過對南峰村進一步考察,又先後發現了灰、紅、黑陶片,采集到的標本有陶鬲、瓶、碗、甕和石斧等。這說明早在五千年甚至七千年以前南峰村就有古人類居住。除此之外,從夏、商、周、秦、漢到唐、宋、元、明、清,曆代各朝都有遺址、遺物。可以確切地說,南峰村是古代文明起源較早的一個村莊,彈丸之地濃縮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

    正是這個發現,使這個充滿華夏文明的小村莊,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人。八十一歲的連樹文老人幹脆把自己多年來收集的陶片、石器、骨器等文物統一分類,並在自家小院重新布局,建成了一座濃縮南峰村五千年曆史的“民辦博物館”,供遊人參觀。

    走進連老的博物館,仿佛置身於曆史的長河之中。這裏有粘滿了新石器時代陶製碎片的文化牆、有隨意堆放在院牆地下的石磨、石碑。掛有“南羅山新石器遺址群”和“古文化屋”牌匾的屋內,一長列玻璃櫃裏陳列著古人類製造和使用的石器、骨器、陶器以及明清時代不同時期的珍貴文物,還有造型精美的隋唐石刻佛像:幾乎從人類誕生以後的各個時期的文明都能在這間不大的屋子裏找到痕跡。

    南峰村由於古代文明起源較早,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這裏明清時期就已經是一座繁華小鎮。村中大路兩旁店鋪林立、商賈雲集,客棧、飯鋪、茶館、酒家、米行、票號應有盡有。此外,這裏還曾經是著名的避暑旅遊勝地。

    有一首詩是這麽形容的:“漳江江畔起涼樓,古往今來誌勝遊。紅袖依欄人似畫,清風臨江夏如秋……”詩中的“涼樓”就建在南峰村的南羅山上。因為南羅山夏季涼風習習,又有漳河水環繞,盛夏如秋,故名“涼樓”,史稱“涼樓勝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